果敢的战事并非简单的缅甸内政,理由有三:1、果敢的人和地历史上属于中国,无论后来被以什么方式划归到缅甸,都不可能当这种关系不曾存在。中国承认果敢是缅甸领土,但缅甸也不能否认果敢和中国的血脉关系;2、果敢和中国现在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双方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关系很密切,甚至连主要货币和电话区号都是中国的,中国被动波及,就产生了参与解决的合法性;3、周边安定是中国和平发展之必需,而果敢动乱不可能不祸及中国,数以万计的难民逃到中国境内,政府军绕道中国领土追击同盟军,"误炸"已经造成中国境内一死多伤。
缅甸政府对果敢大动干戈,反毒只是借口,事实上彭家声是果敢全面禁毒第一人。缅军之所以这时候动手,果敢内讧是诱饵,毕竟一国领土上有一支不归中央政府指挥的军队谁也不舒服,一旦机会来了,缅政府就不惜撕毁和平协定,不剿不快。另一方面,中国奉行中缅友好战略和竭力避战也是缅军得以下最后的决心,缅政府知道,中国一定不会参与战事。中国的谨慎当然是正确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类似果敢那样的关系不少,为了和睦,中国政府向来是力劝那些曾经的中国人克制言行。在类似的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中国数十年没有打过仗已经是众所周知,缅甸政府也知道中国现在仍然不愿意和任何人开战,更不想和友好国家开战。
为了周边的稳定,中国应该谨慎再谨慎,但是,如果是任何情况下都无动于衷,则客观上会出现边境不稳的局面,甚至会在缅甸境内爆发全面的内战。果敢军队只是"叛军"中相对较弱者,一旦那些不听政府支配的"叛军"联合起来,以缅政府军不强的实力,和同盟军打成拉锯战是很有可能的,首府老街缅军有能力占领,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只要彭家声派人炸毁清水河上的桥梁,政府军的进攻必然受阻。到那时,我们这个邻国将陷于战火中,而战火不可避免地会延烧到中国境内,从而损害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倘若内战持久化,缅甸本已衰微的国力将进一步削弱,为外敌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令中国周边形势继续恶化。我们暂时还不能确切地知道,缅军动武,究竟有否美印背景,如果有,局部战争就具有了战略意义,中国不得不防。
有人说中国应该出兵,扯!中国非常希望铺设一条通过缅甸的石油管道,从而绕过狭窄的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被人掐脖子的马六甲海峡,缅甸政府也没有与中国交恶的意思,至少现在没有,华人在整个缅甸总还是少数民族,中缅友好战略不应该轻易改变。须知,中国曾经罕见地对联合国关于缅甸的决议投了反对票。再有,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周边类似的情况较多,贸然出兵,打赢肯定不是问题,但由此引发的后遗效应却不得不考虑。相对于那些国家,中国太大了,国家实力也不是一个层次。
左右都为难,只有取中。一方面,督促缅甸政府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归谈判桌,要含蓄地告知缅甸政府,军事行动正在损害两国的友好关系,中缅友好大局需双方共同珍惜,凡是危及中国边境安定的,都是中国坚决反对的。作为谈话的底气,中国应该在边境大量部署武警部队,此举一方面告知缅方,我们承认果敢在法理上属于缅甸,另一方面,缅方也知道,边防武警是有能力在边境附近作战的,维护国内秩序是武装警察部队的职责所在,既然缅政府军多次进入中国境内,武警部队在边境线附近的两侧展开行动就在情理之中,做了初一的不能指责做初二的。
中国当前的策略是一方面外交部持续"关注",在行动上则对进入中国境内的交战双方的人捉了放,放了捉,从战事白日化看,这样做的效果不是很好,应该修改为:对入境的彭家声部快捉快放临走时送"盘缠",对追至中国境内的政府军扣押至军事行动结束,来一个扣一个,来两个扣一双,即有效促停战,又不至于两国撕破脸皮。这种动作的伸缩性很大,能够有效应对形势的变化。拿扣留说,时间长短放多放少,以及"盘缠"的内容,都是可以随时变化的,你荷枪实弹的军人未经允许进入中国领土,中国就有了足够的行动自由度。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轻启战端,但也不保证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介入战事。底牌被人看透了就不是好事,南海诸国和印度,是因为摸准了中国不会动刀动枪的脉,陈水扁之所以不敢在任内宣布独立,是因为看不透中央政府的底牌,任你再狂妄,特战部队空降至总桶府逮人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对中缅双方都有利的局面是:果敢法理上属于缅甸,感情上依托中国。这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忘记历史是背叛,对现实视而不见是自欺欺人。为此,中国应该在战事结束后,强化与果敢等邦的经济联系,使那些华人聚居地成为缅甸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缅甸经济生活之不可或缺。嫁出去的女不是泼出去的水,更何况还有很多在果敢的中国合法投资商。不为反毒,不为反独,果敢人也没有从事恐怖袭击,军事行动已经危害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环境,中国到了站出来强行终止军事清剿的时候了。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