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匿名网民的安全指南(1)

作者:virushuo 发表于 2009-07-24 11:07 最后更新于 2009-07-24 13:07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blog.devep.net/virushuo/2009/07/24/anonymous-security-guide-1.html

Version: 1.0b virushuo (twitter@virushuo) 20090724

注意:

1 这不是一份完整的安全手册,只是一些知识参考。但他能帮助你了解那些最重要的细节。如果有发现相关部分好的文档和教程,请提供给我,我连接上。

2 本文主要用于商业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包括你的私人照片,银行账号等的安全),本文不鼓励将这种技巧用于其他用途,使用在其他用途造成的损失和后果与本文无关,正如用菜刀杀人与磨刀的老大爷无关。

3 本人并非专业研究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只是觉得略有所知,所以分享一些常识。如有专业人士认为有错漏,请不吝赐教。virushuo( attt
) gmail.com

4 感谢geekcook.org的支持和建议

5 郭宝锋,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amoiist

6 本文会时常修补增加内容,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以上注意事项。

网络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整个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一台台计算机组成。当然,他们承担了不同的任务。一些机器负责存储你的信息,一些机器负责寻找路线,另外一些则只负责传递。你的信息,或者叫做数据,总是穿过了一台台计算机,才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可以想像,在穿过这一台台计算机的时候,是一次多么惊心动魄的历险。每台计算机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有的还不止一双。这其中可能有你的朋友,可能有完全中立者,不幸的是,你的敌人也往往混迹其中,虎视眈眈。

如果你不采用任何安全措施,则你的信息对于这无数个环节都是透明的。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商业机密转天见报,你的情书转天成为办公室趣谈,你的账号上一大笔血汗钱不翼而飞。当然,当然,还有最糟糕的......你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就发现被人塞进车里送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为了不至于成为陈冠希或是被躲猫猫,那么你必须得把这个事情重视起来。

大部分情况下,危害安全的行为都是广泛的,并非针对你个人,比如说,用扫描器来大量寻找具有某些漏洞的机器,或是用爬虫来尝试用123456做邮箱密码的家伙。所以,只要稍微设置一些障碍,对方往往知难而退,去寻找更容易上手的菜鸟。而,特殊情况下,你被盯上了,这就要非常留心了。

一份数据(文档,照片,聊天的一句话,统称数据),从你的计算机上完成编写,经过你的网络发出,进入公共网络。经过无数节点之后,到达某处,等待另外一方获得。这就是进行一次互联网应用的过程。我们来依次看看这个过程中哪里会产生安全问题。

1 你的计算机是否安全?你的操作系统是否有漏洞?你的计算机内是否有木马或病毒?是否有其他人可以使用你的计算机?

2 你的网络是否安全?你的局域网内还有谁?

3 经过的节点安全吗?你的数据是否进行了加密?

4 为你提供服务的服务商安全吗?你所拥有的账号是否泄露?

5 你的IP地址安全吗?你是否愿意被别人追踪到你的IP?

6 除了目标方,还有别人能看到你的信息吗?尤其是email和IM的聊天。

先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答案不确定,那么就继续往下看吧。

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安全是一切的基础,但又往往被忽视。可以想像,如果在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身后永远站着一个人,时刻盯着你的屏幕,那一切安全都无从谈起。所以,首先要保证你有一台足够安全的计算机。这个安全是一系列良好的习惯。绝对不是安装一个杀毒软件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1 补丁,木马,病毒,以及其他

对于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木马。木马真正实现了"你身后永远站着一个人"的效果。相比之下,病毒最多是破坏资料,侵占系统资源,尚无泄密之忧。在这个时代,我认为病毒的安全危害远远小于木马了。现代破坏者们也不再和当年的hacker们一样,乐于通过写一个"得不到任何利益"的病毒程序来炫耀自己的水平。他们更感兴趣是你的银行账号,邮箱密码,网游账号等等真正能变成钱的东西。就算这些都没有,控制你的计算机去帮一些网站刷Alexa排名也是能赚钱的。从几年前开始,新的木马程序和流氓软件产生的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的病毒,其中"利益为上"是主要原因。

安装一个木马到你的计算机上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诱使你安装某个程序。 这个行为又可以分成很多具体操作。常见的有:

a 绑定在正常的软件中。

b 通过常见的聊天工具,利用你的好友给你发送消息,骗你下载(比如QQ尾巴)

c 群发邮件,诱使你运行附件

d 把图片,flash等等打包成exe文件,把木马捆绑上。

最简单的办法永远是骗。千万不要看到"骗"这个词,就觉得技术含量很低。实际上,这个办法学名叫做"社会工程学"。实在是一种专门的学问,不可小看。后面我们还要多次提到这个词,你可以看到,几乎在各个环节,只要有人参与,就有"社会工程学"发挥的机会。

比最简单的方法复杂一点的办法,就是利用浏览器的漏洞。IE是个漏洞百出的浏览器,出现过多次致命漏洞。通过在网页中嵌入一些代码,就很容易利用带有漏洞的IE把木马安装到计算机上,比如"灰鸽子"。

最复杂的方法,就是缓冲区溢出(其实利用IE的漏洞也是缓冲区溢出的一种。),你的计算机上总是运行着很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本身,都可能存在各种漏洞。这些漏洞如果被巧妙的利用,就可以用来安装木马。历史上有几次大的破坏,比如针对windows漏洞本身的"红色代码","尼姆达"。而如果你不小心安装了权限很高,漏洞很多的软件,那么就更容易被攻击。比如我之前说过绿坝的危害。

要保证你计算机的安全,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a 如果可能,不要使用Windows。Mac和Linux的安全强度高的多(很多人认为Mac/Linux安全是因为用户群体小,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后面我会用一些例子说明),Windows也并非如大家印象中的那么不安全,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调整和维护。这和一般认为Windows"易于使用"的特性恰恰相反。

b 如果要使用Windows,必须做到及时更新,打所有的补丁。最近看很多人号召关掉Windows自动更新,这是比较危险的行为。我记得360安全卫士提供了给Windows更新的功能,还不错,如果关掉了Windows自动升级,那么就用360的吧。反正不升级是肯定不行的。

c 正确使用防火墙。Windows
XP自带了防火墙,一般来说就不用装其他的了。只要把大部分没用的端口关闭掉,就能应付很多情况了。这篇文章可以参考
如果你有一个路由器,那么配置合理的话可以当作硬件防火墙使用(当然也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

d 不要运行任何来历不明的程序。包括你朋友的推荐来的。如果有朋友通过msn或是邮件发给你一个软件或让你下载,那么问他几个问题,以确认是他本人在操作计算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个电话给他。不要怕麻烦,很多时候,这也是在帮助你的朋友。

e 如果你非常热爱折腾新软件。那么,准备一个虚拟机,专门用来试用软件。确认安全和有用之后再挪到你的工作系统上使用。相信我,你没有那么多需要的软件。

f 如果可能,尽量使用开源软件,并注意在下载的时候校验MD5或PGP,以便确认你下载的是真正的软件,而不是被别人替换过的。可参考这篇文章
其实,我甚至想极端的建议拒绝从不提供任何校验方式的下载站下载,这种下载站要么缺乏基础的安全常识(这样他们就很难保护你的安全),要么就是根本不负责任。

g 杀毒软件在这个时代用处不大,空占资源,还可能惹出来很多新麻烦。包括把能够保护你的软件悄悄删掉(后文会提到)。所以,如果你做到了前面几点,就别浪费这份钱了。

2 权限,账号和共享

使用计算机是有权限的。一般来说,应该降低权限使用。不幸的是,我在很多地方看到人们大摇大摆的使用administrator(或者是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其他账号),这是系统的最高权限,就像你这台计算机的上帝,日常用这么高权限的账号,危险啊!更糟糕的是,很多人的administrator账号没有设置密码,或是只有简单的密码,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这是和裸奔差不多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

a 给自己的日常使用建立一个权限较低的账号。甚至低到这个账号只能运行指定的程序才好。

b 前面说了,尽量不要和别人公用计算机,哪怕是家庭成员,限于现状,实在做不到的时候,也应该给其他人单独建立账号,而不要公用一个账号。这些账号的权限都不应该太高,因为一个安全意识不强的人中招,有可能影响到所有人。一些网吧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c 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如果你的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或是很简单,那么别人很容易通过访问C$来读取你的硬盘,这意味这对方可以拿走你硬盘上的所有文件,管他是艳照还是商业机密。(至少在XP时代,这样还是可行的),所以,给你的administrator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吧。

d 时常注意检查你的共享文件夹。比如说,你在家里把笔记本上的文档通过共享复制到台式机,而你忘记关闭了笔记本的共享。那么下次你去咖啡厅上网的时候,跟你公用一个无线网络的人也可以轻松拿走这些文件。(但愿里面没有艳照...)
Windows 使用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共享文件夹 中可以查看哪些文件被共享了。

顺便说一句,我见过某人,从一个竞争对手的总经理笔记本上,弄到了数G的文档,无所不包,甚至包括该公司员工的工资表,相当壮观。其实,那个可怜的家伙也没犯太大错误,无非是违背了c和d原则而已。

在Mac中,默认系统是不允许直接使用最高权限账号root的,其实这也是unix家族的传统。在需要使用管理权限的时候,会给予提示并要求输入密码(这个特性我4年前写过一篇blog讨论
)。这个小小的技巧让系统安全性大大增加。Windows Vista似乎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不过据说做的不好用。我没用过,就没发言权了。

Mac中,默认的共享只有一个"公共文件夹"和其下的"投递箱",公共文件夹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文件,而"投递箱"是别人给你传递文件用的,顾名思义,放到这里的文件,只有你本人才能访问,哪怕投递者本人,一旦放进去也不能再访问了。这些默认的设置很好的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共享功能,降低了安全隐患。Windows通过一定设置应该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3 公共计算机安全守则

如果万一你需要在公共场合使用计算机,那么往往代表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隐患。必须要提起重视。你永远也不知道你使用的这台计算机上安装了什么软件。是否有自动屏幕截图?是否有键盘按键记录?是否记录所有发送的数据包?天,这就好像你到酒店开房,永远也不知道房间是否有隐蔽式摄像机和窃听器一样......

当然,对方可能是你很好的朋友,他并无恶意,也没打算窃取你的机密。但是,如果他的安全意识不高,那么他早就成了别人饵下的鱼。你跑上去登录一下你的邮箱,只不过是给幕后黑手多一份惊喜罢了。

所以,同样也遵守一些守则吧:

a 不使用不加密的服务。只访问https的服务,这可以有效的避免有人记录你登录数据,所谓登录的数据就是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不是https的服务,那么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是用明文发出的。等于白白送给别人。

b 不要使用你最重要的邮箱。你最重要的邮箱往往是你一系列服务的基础,如果这个邮箱落到别人手里,他可以通过找回密码来搞定你所有的服务。所以,最好准备一个备用邮箱,专门放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以及在这种场合使用。

c 一个小技巧。输入密码的时候,先打开一个记事本,在里面胡乱按很多字符,然后用鼠标把你需要的密码字符一个个粘贴,复制到相邻的位置。然后把他们连同一些多余字符,一起复制粘贴到密码输入框中,删去多余的字符,登录。这个技巧是为了防止计算机后台运行了键盘记录木马,鼠标位置的移动比键盘的纪录难的多,所以经过这番折腾,能给窃取者制造一些麻烦,给你修改密码的行为争取一些时间。复制粘贴一些多余的字符,是为了防止有记录剪贴板内容的木马存在。这样他们得到的密码是比实际多几个字符的。

d 一旦回到你的安全计算机上,必须修改你的密码。要修改的密码包括你在公共计算机上使用过的服务,也包括同名同密码的其他服务。比如
iamhere@gmail.com
iamhere@163.com两个邮箱密码相同,你只登录了后者,但是前者的密码一样要改一次。不然,假如后者密码被键盘记录器记录了,那么前者也会被试验出来。c的技巧是为了给你争取到一些修改密码的时间。

公共计算机往往是安全泄露的重要环节,我听说过有人网游账号被盗,有人邮箱被盗,今天还听说了一个朋友因为邮箱被盗,最终导致支付宝被盗。这些尚且是损失一点钱和时间。如果你立志做一个匿名网民,邮箱里面有一些不想被别人知道的文档,那么...诸多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啊。

待续,下一篇中我们将讨论什么样的网络服务比较安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邮箱作为主要邮箱,如何保护你的账号安全等话题。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如中印再度战争 迟打不如早打-----转帖

作者:shsjyyw,日期:2009-07-16


中印两国领土争端的谈判,自2003年以来共进行了12轮,一直没有取得有效的进展。http://www.shsjyyw.cn

今年中印两国将举行新一轮的边界谈判,但印度政府却做着与谈判相悖的一系列边界增兵大动作,意欲何为?为谈判增"筹码"?还是打算进攻?

且看印军的边界增兵部署动作:http://www.shsjyyw.cn

1、印度空军最先进的战机苏-30MKI已部署在边界附近,计划将扩增至一支由18架战机组成的苏-30MKI中队.并将重启更多的边境机场
,以便在"攻势"战略的指导下向对手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

2、向边界争议区附近增兵6万,还计划向东部边境调派一支新组建的炮兵师。

3、驻扎在东北部的6个山地作战师,正在进行高海拔地区作战训练,以提高山地作战能力。

4、为加强军队的机动性,计划在边界的西段修建608公里的公路网和修建一条长900公里铁路。

据知:到2016年,印度才拥有推力矢量喷管可以向可控范围内的任何角度提供动力的苏-30MKI战机200架。同时印军新的山地师也将于2015年至2016年真正形成战斗力。http://www.shsjyyw.cn

若此,对中国而言,中印再度开战, 迟打不如早打。


--
~~~~~~~~~~~~~~~~~~~~~~~~~~~~
http://bczc.blogspot.com
~~~~~~~~~~~~~~~~~~~~~~~~~~~~

重大考古发现:孔子遗言

牛王堆考古发掘工作又传捷报。一批春秋时代竹简出土,共168片,包裹在一做工考究的猪皮囊内,囊外涂有约一寸厚的保护层(疑为猪油与其它物质之化合物),使竹简与空气隔绝。猪皮囊内的竹简又被分成21捆(每8个一捆),分别装在丝绸袋内。包装风格很像现在中秋节的高档月饼盒。经考古学家仔细清理,辨认,这批竹简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丘先生的临终遗言。这无疑是我国考古史,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消息传出,我国孔子研究界专家学者甚为振奋。从事儒学研究近40年的著名教授昊复古先生激动地说,我们要以此次重大考古发现为契机,不失时机地扩大研究队伍。后续的研究工作,工程浩大,有实力的大学和社科研究机构为此需要招收大约500名硕士生,近百名博士生,耗时少说也得10年。我们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把社科重大研究项目基金向该课题倾斜,使我们有充足的经费对孔子临终遗言进行精雕细刻式的梳理,诠释及传播。'临终遗言'有8段话,初步打算将它们分成9个子研究项目,并有9个有关大学和研究所承担,其中一个单位负责总体研究。其余单位各承担一段话的研究任务。经费的多少按各单位承担的每段话字数来分配。

  下面是'孔子临终遗言'的原文(附件1)及白话文的参考译文(附件2)。

  《子寿终录》

  子寿寝前弥留少时,唤诸弟子近叩于榻侧。子声微而缓,然神烁。嘱曰:

  吾穷数载说列侯,终未见礼归乐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车陋也,至尽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弃乃大不智也。

  汝之所学,乃固王位,束苍生,或为君王绣袍之言。无奈王者耳木,赏妙乐如闻杂雀鸣,掷司寇之衔于仲尼,窃以为大辱。其断不可长也。鸿鹄伟志实毁于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无位则无为,徒损智也,吾识之晚矣。呜呼,鲁国者,乃吾仕途之伤心地也。汝勿复师之辙,王不成,侯为次,再次商贾,授业觅食终温饱耳,不及大盗者爽。吾之所悟,授于尔等,切记:践行者盛,空叙者萎。施一法于国,胜百思于竹。吾料后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驭民,塑吾体于庙堂以为国之魂灵。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实其位耳。

  拥兵者人之主也,生灵万物足下蛆;献谋者君之奴也,锦食玉衣仰人息。锋舌焉与利剑比乎?愚哉!旷古鲜见书生为王者,皆因不识干戈,空耗于文章。寥寥行者,或栖武者帐下,或卧奸雄侧室。如此,焉令天下乎?王座立于枯骨,君觞溢流紫液,新朝旧君异乎?凡王者祈万代永续,枉然矣!物之可掠,强人必效之;位之可夺,豪杰必谋之。遂周而复始,得之,失之,复得之,复失之,如市井奇货易主耳。概言之,行而优则王,神也;学而优则仕,奴耳;算而优则商,豪也;痴书不疑者,愚夫也。智者起事皆言为民,故从者众。待业就,诺遁矣。易其巧舌令从者拥主,而民以为然。故定乾坤者必善借民势。民愚国则稳,民慧世则乱。

  武王人皆誉之,纣王人皆谤之。实无异也!俱视土、众为私。私者唯惧失也。凡为君者多无度,随心所欲,迎其好者,侍君如待孺子。明此理,旋君王如于股掌,挟同僚若持羽毛,腾达不日。逆而行之,君,虎也,僚,虎之爪也,汝猝死而不知其由。遇昏聩者,则有隙,断可取而代之。

  治天下者知百姓须瘦之。抑民之欲,民谢王。民欲旺,则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饿夫得仁者誉,轻物媚予侯门其奴亦嗤之。仁非钓饵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颂君王仁。

  御民者,缚其魂为上,囚其身为不得已,毁其体则下之。授男子以权羁女子,君劳半也。授父以权辖子,君劳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义者,孝者,实乃不违上者也。

  礼者,钳民魂、体之枷也。锁之在君,启之亦在君。古来未闻君束于礼,却见制礼者多被枷之,况于布衣呼?礼虽无形,乃锐器也,胜骁勇万千。

  乐者,君之颂章也。乐清则民思君如甘露,乐浊则渔于惑众者。隘民异音,犯上者则无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众,未识言能溃堤,其国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

  吾即赴冥府,言无诳,汝循此诫,然坦途矣!切切。

  言毕,子逝。


  附件2:孔子临终遗言(白话文版)

  孔子临终前,叫他的弟子们都跪在了他的床旁边。孔子虽然说话声音小且慢,但精神却很好。并开始嘱咐弟子们:

  我多年来游说各国的君王,但最终也没有看到秩序恢复,舆论一律的局面。我这一辈子,没吃啥好的,没穿啥好的,乘的车也很不像样。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天让我享受的东西我却没有去享受,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你们跟我学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为了巩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着是歌颂君王的学说。但君王听不进道理,美妙的音乐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麻雀喜鹊乱叫。他们随便给了我一个司空的官来糊弄我,是对我的莫大侮辱。这样的君王不会长久。我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因为我只知道给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当主子。手中没有权利,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智慧,这一点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鲁国啊,你是我当官路上的伤心之地呀。你们可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当不成国王,也要当侯,再不行也要成为大商人。当教书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饭吃,还不如江洋大盗活得滋润。

  我给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悟出来的,但你们必须记住:只有行动才能事业昌盛,只是空谈便一事无成。把一个想法真正地付诸实施了,胜过把一百个想法写在竹子上。今后那些有作为的君王,肯定会按照我的办法管老百姓,并且为我修庙塑像,把我当作老百姓顶礼模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们并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说教,不过是借我的名字巩固他们的王位罢了。

  拥有军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君,他们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虫子一样微不足道。出谋划策的人只能给国王当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还得看主子的脸色。再能说会道的舌头能和军人的利剑比试吗?太愚蠢了。自古以来很少见到有书生当君王的,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掌握军队。智慧都消耗在了写文章上。即使有个别实践者,也不过是给掌握兵权的人打下手,或者给那些想图谋篡位的人当谋士。这样怎么能号令天下呢?

  君王的宝座是建立在白骨之上,君王的酒杯里盛满了鲜血。各朝各代都如此。君王总是希望他的帝国能世世代代存在下去,然而这只能是痴心妄想。如果财物可以通过打劫得到,强悍的人就会效仿。如果王位可以被抢过来,那些英雄豪杰就会想办法夺取。这样就会没完没了的你争我夺,得到的会失去,其他人再夺到,再失去。就和自由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一样,经常换买主。概括地说,实践得法者就可以成王,那就是神;读书读得好可以当官,但终究也不过是个奴才;谋划精道经商可能成功,那就是富豪;迷信书本而不怀疑书本的人就是愚蠢之人。

  聪明的人在夺取天下时,会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老百姓,所以追随者就很多。等他的事业成功了,原先许的诺言就不见影了。但他会换个说法,让老百姓拥戴他为王,而老百姓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须善于借助老百姓的力量。民众愚蠢了,国家就稳定;老百姓聪明了,世道就会乱。

  人们都对周武王赞誉有加,对殷纣王却大肆声讨。实际上他们是一路货色。他们都把国土和百姓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财产拥有者最怕的就是失去财产。大多数国王往往干什么都没有节制,想咋胡来就咋胡来,只要你们投其所好,伺候国王其实就和哄小孩一样容易。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就会把国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对付同事就像拿起一根羽毛一样轻松,很快就会飞黄腾达。如果不这样的话,国王就会像老虎,同事就是老虎的爪子,你突然死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遇到你伺候的君王是个糊涂蛋,那就有机可乘了,你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夺取他的王位。

  统治国家的人明白要让老百姓穷的道理,老百姓的欲望少了,就会感谢国王。老百姓的欲望多了,国王给了老百姓好处,他们也不领情。你给饥饿的人一点吃的,他就会赞誉你仁慈,你把轻的礼物送给大户人家,连他家的佣人都瞧不起你。仁慈难道不是个鱼饵吗?把老百姓赚钱的路都堵死,而他们想要什么只能从国王那里得到,老百姓才会称颂国王仁慈。

  控制老百姓的方法,上策是控制他们的思想,不得已时才把他们关在监狱里,杀头是下策。让男人把女人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一半的老百姓。再让父亲把子女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四分之一的老百姓。我所说的忠,义,孝实质是不违背上级的意思。
  所谓礼,就是锁住老百姓灵魂与肉体的枷锁。锁住或者打开全由国王说了算。自古以来也没见过礼能约束国王的。而那些制订礼的人却有不少蹲了大狱,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礼虽然摸不见,但却是锐利的武器,胜过千万勇敢的军人。

  所谓乐,就是歌颂国王的文章。舆论一律了,老百姓思念国王就像久旱盼甘露一样,如果让老百姓想说啥就说啥,那些煽动群众的人就会得利。不要让老百姓胡说八道,那些犯上做乱的人也就无计可施了。不明智的国王,只知道刀枪可以镇住百姓,却不知道言论也可以把大堤毁了。所以,他们的国家都完蛋了。对于用言论煽动百姓的人,一定要格杀勿论。

  我是就要死的人了,绝不会胡说,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必会走上阳关大道。一定记住我说的话。

  说完这些话后,孔子去世。


[转,原作者待考]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zt中国最贵的网吧100元一小时 有小姐作陪 包夜3000

via 被雷到了 on 7/29/09

中国首家最豪华美女网吧(耗 资3000万)于今年7月在上海徐家汇诞生了,

30块一个小时,包房40,贵宾包房50, 豪华贵宾包房100 ,小姐作陪50元1小时,

该网吧楼下为同家公司开的桑拿浴室(据说可以洗鸳鸯浴)

如果上网一天,足可以买台新电脑回家,
一台电脑一年可以生出360台电脑,比最会生蛋的母鸡还厉害!

上海这家网吧足可以让我们这些平民看着眼谗,

以前只可以上网看看图片上的美女,

或者假想着QQ那头美女的姿色,而这里,

身边美女雪白的大腿和胳膊,还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打游戏,

和QQ那边的美女聊天或看电影吗?身在曹营心在汉,

就怕自己的手再也找不到键盘上的字母了。

真不知道那些带着眼镜的斯文人来这的目的是上网还是上人?

网吧吧女美其名曰教人打电脑或帮顾客打字,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A片一起心摇旗动了。

客户再也不用回家跟老婆撒谎说去了夜总会,

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老婆说:我在网吧上网。

只是老婆会纳闷:家里有几台电脑,干吗要去网吧上网?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被雷到了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我开始担心中国经济

作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9-07-30

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在引领世界从衰退走向复苏。在2008年年末增长陷入实质上的停滞后,至少按照环比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春季急剧加速。

根据粗略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可能为经通胀调整、折合成年率计算的全球产出增幅贡献了高达两个百分点。随着其它地区的收缩放缓,中国经济的反弹本身足以使得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自去年夏季以来首次实现小幅正增长。

这是好消息。坏消息是,中国最近的增长代价高昂。由于担心近期经济滑坡将会加剧,中国决策者在制定宏观战略时选择了数量胜过质量的战略,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井喷式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基础设施支出大幅增长。

当然,发展中国家总是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走向了极端。在中国近期实施的4万亿元人民币(合585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基础设施支出(包括四川地震重建支出)足足占据了72%的份额。中国政府敦促银行加速为刺激计划提供融资。银行照做了。2009年头六个月,银行新增贷款总额达到7.4万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半年度信贷增速。

这种受银行控制的过度投资刺激无疑表明,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中国经济是何等的糟糕。由于发达国家罕见地同时出现衰退,一场前所未有的外部需求骤降,摧毁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增长机器。这导致依赖出口的广东省逾2000万民工失业。长期关注社会稳定的中国政府采取行动,阻止了局势的恶化。中国政府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来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破坏稳定的后果。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同时,中国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确实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的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就在本周,中国监管机构告诉银行,新增贷款必须用于推动实体经济,而非用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机。

两年多前,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警告称,中国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这是先见之明。然而,中国没有针对这些担忧采取措施,实施促进消费的调整政策。相反,渴望增长的中国却受到全球贸易繁荣的引诱,在最不平衡的行业加大了赌注。在2007年以前,投资和出口占中国GDP的80%左右。如今,面对严重的全球衰退,中国却让温总理警告过的那些问题更为恶化:将受流动性推动的巨额刺激方案瞄准了最不平衡的行业。

这对任何经济体而言都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无法为全球经济提供可持续支持。中国必须让经济增长转向国内私人消费。这可能需要在增长规模上做出妥协。但鉴于这会改善中国经济的质量,在增长方面做出短期的牺牲还是非常值得的。

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一直坚定地看好中国经济。然而现在我开始担忧了。加剧令人担忧的失衡状况的宏观战略最终会导致失败。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正是2008年至2009年全球危机和衰退的原因所在。中国不会从这种后危机时期的最关键教训中获得特赦。

本文作者是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他的新书《未来的亚洲》(The Next Asia)将于今年9月由Wiley出版社出版

译者/君悦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zt福建近半失业者不到30岁

2009年07月28日02:10 东南快报

  本报讯(记者许晖 陈燕青 周昆
)省统计局日前发布我省城镇失业人口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青壮年已成为我省失业发生率最高的群体,而高学历失业人口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调查数据显示,16-29岁失业人口占到了我省总失业人口的45.5%。全省有近七成的失业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成我省产生失业人口最多的两大行业。

  据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失业人口中,因本人原因(如主动辞职)失去原工作而失业的占30.5%,这部分失业人员以青年群体比重最大;因单位原因(如单位倒闭裁员)失去原工作的占27.8%,这部分失业人员中中年群体比重最大;毕业后未工作的也达到了失业人口的18.2%。

  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从失业时间的长短看,失业时间在半年以内的占42.8%,半年到一年的占26.2%,一年以上两年以内的占13.9%,两年以上的占17.1%。

  半年投70多份简历还是没找到工作

  "半年多,投了70多份简历,还是没有找到工作。"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09届学生小王从年初开始找工作,也参加过无数场招聘会,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小王告诉记者,只有两家单位通知他面试,两家单位都让他等消息,可是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没想到工作这么难找。"小王垂头丧气。

  小王的经历是近期劳动市场的一个缩影。

  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我省城镇失业人口调查报告指出,16-29岁失业人口占到了我省总失业人口的45.5%。其中,20-24岁失业人口所占比重最高,达22.5%,与2005年相比,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失业人口趋于年轻化。而像小王这样的高学历失业人口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4年间大学专、本科学历失业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10.7、2.1个百分点。

  更令人揪心的是,全省城镇失业人口平均失业时间是17.1个月,为历年来最高。在不久前省职介中心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名毕业近一年的大学生就这样告诉记者:"我都没有就业过,更谈不上失业。"

  采访中,有不少年轻人感叹"毕业等于失业"决非一句笑谈。这中间,既有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也有在社会里打滚了一圈的过来人。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失业人口最多

  调查结果表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成为了我省产生失业人口最多的两大行业,有35.3%的失业人员曾经在制造业工作过,批发和零售业则占21.3%。

  专家指出,在海外金融危机明朗时,我省的制造业企业随之出现了销售和信心危机。特别是产品销路主要在国外的制造企业,多数都遭遇过外企拖欠货款甚至违约退单的情况。这种情况使"信心危机"开始在我省制造业内迅速蔓延,一些还未受到金融危机实质影响的企业也开始以停产、裁员等方式来缩减人力成本。如我省某玻璃制造企业,在尚未亏损时就停掉了一些生产线,并缩减行政开支。

  在制造业中,占就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就是主要从事流水线工作的青年工人,他们在危机影响下自然首当其冲。

  批发零售业的情况则相对复杂。这个行业也集中了大量18-35岁、学历不高的人群。行业中不少外贸企业因金融危机而无单可做,裁员已是必然。而主打省内市场的超市等零售企业自去年来则整合频频。如因收购兼并、福建新华都门店数从去年的33家增加到目前的65家。在兼并过程中自然出现了一些人员淘汰。而且,零售企业的统合也使上游供货商需要的分派往不同零售渠道的促销人员有所减少。同时,一些谋求上市的零售企业为了规范管理,也一直在进行改制和人员精简。

  解读

  是谁挡住他们的就业路?

  1 技术更新对新职业提出更高要求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翁坤海告诉记者。翁坤海在分析失业人员年轻化高学历化指出,金融危机无疑是首要因素。

  有关数据表明,如今职业标准变化太快了。以前只要会一种技能就可以工作很多年,但现在不行了,你会的这种技能可能很快被淘汰。职业的再生使新职业不断取代旧职业。一个数字可以直观地表明这一现象----美国在过去的20年里淘汰了6000多个职业。而金融危机一方面造成大量人员下岗,一方面技术的更新也对新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 与高学历人口增长有关系

  "目前社会对于职业的综合要求处在不断变化中,这也对青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统计局办公室杨洪春处长如是说。他认为高学历人员在失业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和近几年高学历人口的增长有一定关系,属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

  杨洪春告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城镇失业青年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对职业和收入预期过高,谋求不到中意的岗位而宁愿失业在家;用人单位出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考虑,往往愿意招录有经验的社会人员。另外,不少青年人员眼高手低,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选择不如意的工作,也造成了失业的状况。目前社会对于职业的综合要求处在不断变化中,这也对青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调查中,工作人员也发现一些失业人员在找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失业人口平均失业时间延长的原因。

  3 20多岁最容易辞职或跳槽

  翁坤海则认为,20、30人员的失业,和目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关联度很大。首先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和市场相脱节,造成毕业生无法被消化。另外年轻人的心态也是一个原因,不少人的抗挫折能力差,一旦在工作和求职中遭遇困难就容易出现放弃和懈怠,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缺乏职业思考,缺乏理性的择业标准对想做的与适合做的事分不清,就业面窄,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的失业。

  "事实上,20多岁这个年龄段也是最容易产生辞职和跳槽的情况,这种情况这两年有加剧的趋势,这也是导致目前青年人处于失业状态的原因之一"
翁坤海表示。此外,就业期望过高,不愿就业和就业能力差等主观因素,也扩大了高学历人员的失业队伍。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移民的华裔孩子何时来加拿大上学最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球华报编辑部 2009-07-29 03:33:10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众多华人朋友选择移民加拿大的一大初衷。不过,对于孩子究竟应该何时来加拿大上学读书,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对这个问题,新移民们普遍存在着非常矛盾复杂的心理,脑子里翻来复去地盘算着:是小学阶段或更早的幼年时期来,以便学得一口地道流利的英文,为完全融入加拿大社会奠定基础;还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多熏陶几年,把中文和其他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再来领略西方教育的精粹?

带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接触了大温的几个移民家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烦恼与困惑;也采访了本地的教育行家,听取其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中国教育重负不堪

家住本拿比的Juliet Yu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叫张艾琳娜,在中国即将升入小学3年级。提起女儿繁重的学习负担,于女士既心疼又无奈。她讲道,都说中国大陆基础教育好,这可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为了孩子上学的事儿,家里人跑关系跑断了腿,赞助费没少花,好不容易挤进了杭州最好的小学,这才只是千辛万苦的开始。

自打孩子上学那天起,家里帮忙照看孩子的外公、外婆就多了一份艰巨的任务----每天陪着写作业。才小学1年级,每天的数学速算习题就有7、8页,还有语文课的《每日写话》,每天都得写起码一页的日记。才1年级的孩子,认得多少字,能有多少写的呢?女儿好歹把日常琐事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篇文字,可是别的孩子,写的都是读《红楼梦》、《水浒传》心得一类"觉悟甚高"的佳作,得到了老师的嘉许,被贴在墙报上作为范文,还获得了小红花,这便给女儿和外祖父母陡增了压力;更不用说还有练琴、学画、加修奥数等各种门类的课外学习任务了。那些奥数题,需要运用古怪的思维方式去解答,经常折腾得祖孙3人到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有时候外公外婆还会为如何解算奥数题吵架呢。

于女士说,听人介绍,加拿大的教育氛围相对宽松,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将来孩子一定要过来上学。不过小学阶段还是在中国学完,一是觉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名校学位就这么放弃了太可惜;二来希望打下扎实的中文基础;三呢,则是不想因为过来得太早,与那些中国国内孩子相比,少学了很多学术类的知识。

要学地道英文就得趁早

王先生从深圳移民来温哥华已经几年了,9岁的儿子Henry留在深圳上学,也是挤破脑袋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小学。Henry是个爱学习肯下苦功的孩子,除了学校的各项作业,奥数、钢琴、各种学科比赛,已经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了。

今年元旦当天深夜12点,王先生打越洋电话回去问候新年好,电话那头的儿子报告说还在做功课,这可把王先生心疼坏了。儿子倒是有很清醒的认识,对爸爸说,学习不能放松,要是成绩差了,会挨老师训,被同学看不起,受别人欺负。

王先生已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尽快来加拿大上学。他认为,孩子在中国国内学到3、4年级,中文已经有了不错的底子了。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前途,必须趁年纪小给他提供环境和条件,掌握好地道标准的英语,最好是使得英文成为其第一语言。

"来加拿大上学不是为了讨得一身轻松",王先生心里很清楚:说加拿大学习轻松,完全是误解,这边小学课程看似不难,但已加入了很多研究性的课题项目,旨在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况且许多家庭也象在中国一样,课外加补各类科目,至于那些有心要考顶尖大学,或者冲刺美国"藤校"的学生来说,加拿大中学课程学习的繁重与紧张,与中国国内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与其等孩子在中国磨蹭到10几岁再来加国吭哧吭哧"啃"英文,不如趁年纪小,早做准备。

孩子学习取决于父母

广东来的吴太认为,父母两人若是都一心一意在加拿大定居下来,孩子当然是随着大人在加国读书好,就怕大人本身拿不定主意,中国、加拿大两边跑,连带着孩子也这边上上学,那边读读书,结果是两头不到岸,最终还是耽误了孩子。

吴太坦诚,自己在这方面就有惨痛的教训。当年吴太一家移民获批,登陆温哥华,一起来到加国的孩子就在温哥华上5年级,那时年纪小,学英文敢开口,操着磕磕巴巴、满是语病的中式英文就大模大样地与别人沟通,与学校里本地满口英文的同学们也没有什么隔阂,样样都能玩到一起。

可是一年后,吴太两口子感觉在温哥华工作难找,生意难做,便决定打道回府,孩子自然也跟着回中国了。回到中国国内的学校,凭着在加拿大1年的学习经历,孩子在加拿大尚上不了档次的英文在大陆同学中却是鹤立鸡群,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提升了不少。

一晃又是2年多,为保住自己的枫叶卡,吴太不得不再次回到温哥华,这回她是打定主意,起码要呆到换到新的枫叶卡。只是又一次跟过来的孩子可就抓瞎了。9月份开学,孩子就要进入这边中学的9年级,面临的是看起来似乎不可逾越的语言障碍和综合课程总体上的难度提升。现在,孩子年纪大了,要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已经不再容易。暑期的每一天,孩子都在为开学后的日子犯愁,吴太看在心里,内心充满愧疚。

"就算保住了枫叶卡,将来何去何从也还是未知数。现时的心情是矛盾又无奈,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正常学习大受影响。"吴太叹息连连,她并且总结说,以自己的体会,孩子在中国国内完成小学3年级课程后,转来加拿大读书,应该是最好的方案。

第二语言 10岁是个坎

担任Sylvan教育中心主任的简乐慈(Diana Kan)明确表示,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和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10岁左右是个关键性的分水岭。

她说,小孩子在幼儿时期可以毫无困难地学习任何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逐渐加大,一般而言,10岁之前,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地掌握第二语言,不但容易上口,而且语音纯正。年纪越大,越是到了高年级,语言学习上面临的挑战越强。这是因为,到了高年级,语言学习不再是小孩子顺其自然的模仿与重现,也不是年纪稍大后有意识地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是必须超越单纯听与说的基础层面,在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上去学习带有西方历史、风俗、文化等复杂背景的语言艺术。

简乐慈介绍说,卑诗省中学的英文课,8年级就要开始接触莎士比亚的作品了。日常的课程安排,都是以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深层含义,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阐述作品对自己有何启发和教益。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方文学作品里,会有这样的情节,作品中的人物看见一只黑猫走过,心情便变得悲切或沉重起来。这是具有暗示性的文学描述,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在西方风俗中,黑猫的出现是不吉利的预兆,而这样的内涵,中学老师会认为同学们都已对这样的习俗知晓了而不做专门讲解。如果是ESL学生,连词汇句子的字面意思都一知半解,对这一类的内容,就更难以把握了。

英文对文理科都有影响

简乐慈进一步阐述道,高年级ESL学生,不光在英文课和社会学(Social)上有显而易见的困难,就算是引以自豪的数理化强项科目,也会遭遇学习障碍。

她说,中国的理科课程内容虽然程度高,但注重记忆公式和机械性的习题重复联系,而这边的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理解运用。学生不但要用英文解释解题的步骤,一步步说清楚自己思考的方式和过程,更要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自行动手,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可实际使用的工具或模型,这就是加拿大学校里司空见惯的"做项目"(project)的要求。这种动手能力以及从项目酝酿、设计、分工、协作到最后合成整个过程所需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

另外,中西教学模式的差异也会让年纪较大的孩子难以适应。中国的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安静听课、乖乖做功课的,就是好学生,中港台三地均是如此。可是这边的课堂,不少时候看起来是闹哄哄的,因为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那些踊跃发表自己意见的,不管他说的对错与否,哪怕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也受到老师赏识,相反,不出声的学生,老师会认为其思考能力低,或者是完全不懂、跟不上课堂进度,不幸地是,高年级ESL学生因为一是语言的问题,二是摆脱不了过去在中国定了型的上课模式,不少都属于"过于安静"的这一类。

家长本身需要端正态度

简乐慈指出,自己在Sylvan教育中心工作,遇到不少新移民家长带着孩子来寻求补习。但其中一些人,尤以孩子在高年级阶段才移民来加的家长最为典型,都抱着一种不够正确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孩子的英文怎么能跟本地长大的孩子比得了,当着孩子的面,就说,对英文科不抱很高要求,只要帮忙让孩子跟得上学校的英文课,好歹通过高中毕业的英文考试就行。

在家长这种态度的影响下,一些新移民中学生也有英文恐惧症,心想反正自己英文不行,就专攻数理化。这都反映出他们对加拿大的教育体系还缺乏了解。其实,英文是终生工具,是今后谋生发展的基础,外来移民要把提高英文水平作为一辈子的追求。就算单单为了过考试关,也不是过了中学阶段就完事了。举例来说,学生如果升入卑诗大学(UBC),还是要上必修的英文课,且必须要通过统一的LPI英文水平考试。有的学生,勉强过了中学毕业关,又被大学的LPI考试拦住了,而且连考几年都过不了,烦恼得很。所以说,家长首先一定要自己对学语言、接受西方文化持开放态度,从而在无形中对孩子有个正面积极的影响。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不再是谣言!100%确认!此胡斌非彼胡斌!官方媒体对照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825472&extra=page%3D1#

网友评论:

哈哈哈,杭州看守所不但能让人长胖还能快速去除疤痕呢。。。。看来全世界的美容院整形医院都该关门了。。。。做个广告;"您想胖吗?您想快速去除自己生身上的疤痕吗?
请到杭州监狱来,两个月见效无效退款。"

万万想不到,竟然在这样被国人强烈关注的情形下,我们的法院敢干出这种欺骗天地鬼神的丑恶事情来,无法想象,那些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在遭遇到官司的时候的无助和无奈了!法院啊法院,国家权力的象征,难道我们的国家权力就是这样的?永远是这样的吗?难怪,WENGE的时候,人们要砸烂G
J F了!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小说】《帮我买个单》--- 中国最佳故事

以下的作者,只写了一页纸,己将中国社会的整个"结构"写了出来:

同学聚会,自从毕业后,好多同学都混得有模有样,我却默默无闻,在一家工厂当制图员,每月和丈夫一起靠着不多的收入共同撑着这个家。我本不打算去,可禁不起同学们的一片盛情,只好答应。丈夫正在帮儿子复习功课,儿子就要上初中了,为了上一所好中学,这段时间丈夫没少操心,东奔西走,至今还没着落呢。看了儿子一眼,我走出了家门。天安酒店是高级酒店,我走进包房的时候,同学们都已到齐。还没坐稳,一张张名片就飞了过来,一看一个个不是总经理就是带长的,就连以前成绩总是甩尾的阿辉也当上了派出所所长。望着服务小姐端上眼花缭乱的菜肴,我真感叹自己孤陋寡闻,光这一桌就足以抵我三个月的收入了。阿辉像宴席的主人一样不停地招呼大家吃,不时地为这个斟酒、为那个夹菜,嘴里还说:"只管吃,算我的。"大伙也没任何拘束,一轮接一轮地交杯把盏、海阔天空地闲聊。酒足饭饱之后,天色已不早,此次聚会该结束了。可究竟谁埋单,我看大伙好像都没有要慷慨解囊的意思。这时候阿辉掏出手机,按了一串号码,然后说:"小李,今晚所里扫黄抓到人没有?哦!刚抓到―――好!好!随便送一个到天安酒店来给我埋单。"说完,他得意地把手机放进了口袋,一旁的同学跟着哄笑起来。十五分钟不到,一个中年人就进来了,他看了账单,不禁皱了皱眉头,看来他身上的现钞也不足。他随即也拿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说:"廖公吗?我是马校长呀!你儿子要转学读我们学校的事,我今天就给你拍板定下来了……不过我今晚请朋友吃饭,你过来埋单好吗?在天安酒店203包厢……"二十分钟后,有人敲了敲包厢的门,门被打开了。当我见到戴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丈夫站在门口时,我晕倒了……

本故事荣获2008年度最佳故事情节奖,年度最让人心酸故事奖,年度最佳搞笑短文奖,百姓评委会特别推荐奖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 跟男友刚嘿咻完就吵架了,打算小小报复一下,没想到用力过猛......

onz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zt[推荐]中国经济模式转型的挑战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当前大家关心的,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学界、决策层还有民间,都很关注中国以后的走向,社会怎么走?经济怎么办?在经济模式方面,过去这些年,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特别是靠政府投资带动。由投资带动以后,产生很多制造生产能量(产能)。产能增加这么多以后,就得靠出口市场带动整个中国生产链的不断上升,以这种方式给制造业工厂提供销售渠道。

  但是有一个问题,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出口、对投资的依赖度这么高,长久如何能持续?这是很多学者和业界人士都谈论的话题。过去十几年,很多人在呼吁,包括发改委也呼吁了多年,要改变经济增长过渡依赖投资、过渡依赖出口的现状,必须要调整。但是讲了十几年,到现在,依赖度不仅没降反而上升。为什么呢?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加逼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提了十几年,愿望表达了十几年,但是到目前为止,不仅仅没减少对出口依赖、对投资依赖,反而还恶化了很多?"

  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从基础制度角度来理解,去看为什么只要中国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特别是国有资产、国有土地等)、还是让征税权不受制约,只要政府在经济中继续唱主角的话,那么,这个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会很困难,这种愿望可以表达,但最后要实现非常难。

  具体讲,我想回答下面这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经济很难向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而只能够继续依赖投资、依赖出口?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对于中国,GDP增长速度如果低于8%就不行?从大到小的各级政府都在追求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保8。为什么保8对中国这么重要?如果你跟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或者老百姓或者政府官员去说,在中国必须要有8%的GDP增长速度,大多数人会觉得很纳闷,如果在美国的话,每年有百分之二三的增长速度就很高了,那就会让整个美国社会非常欣欣向荣。但是,在中国,要8%才能够产生足够多的就业、让老百姓感受到足够多的增长,为什么会这样?去年我在广州跟网易的首席运营官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向我问过同样的问题。我说:你把中国的GDP增速跟其他私有市场经济的GDP增速做直接比较之前,大致上应该先把中国的GDP增速除以2,才可做直接比较,否则不可以直接比。我待会儿再解释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这实际上跟第二个问题有关,为什么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是慢于GDP的增速,就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经济增长没有官方公布的GDP增速那么高,为什么?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要8%或更高的增速才能产生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在座的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够有足够多的工作给大家去选择?为什么中国GDP的增长所能带来的就业机会那么低,比其他国家普遍低很多?

  我今天就针对这四个问题做些回答。

  过去的经历

  首先,我要强调,中国作为国有制主导的经济体,在过去30年做的贡献总体上还是积极的,这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到。1980年时,欧盟的GDP差不多是全球GDP的28%,美国占22%左右,中国那时只有4%左右,尽管中国的人口一直是占全球人口的20%或者是更高。198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快,从1980年占世界GDP的4%,到2006年就上升到16%,期间翻了3倍。日本在1980年的时候,其GDP占世界的8.5%左右,但到2006年下降到6%,因为日本在这个期间,除了1980--1990年的快速增长以外,1990年以后基本上是呈下降的趋势,往下走。

  所以,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明显,当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跟我今天讲的主题最相关的原因是,在过去30年,国有制体系确确实实让政府调动资源很容易,做大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还有大的工业基地,政府投资的能力,确确实实是非常高,能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当我们把中国跟印度做比较时,这一点更明显。因为跟印度比,印度是以私有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那么,在私有制下,如果你要去调动资源,就得像美国一样有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来调动,否则就会难以兴建大工程。但是,印度处于一个差不多两边都不靠的状态。就是它既没有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没办法像美国的资本市场那样汇集资源、调动资源,难以调动几十亿美元、几百亿美元去发展大的基础设施或者大的制造业项目;它又没法像中国这样通过政府调动,因为印度不是国有制。比较一下,印度没有很发达的资本市场,又没有国有制安排下给政府带来的调动资源的这种便利,所以,印度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可能跟中国比要差一些。

  我去年10月去巴西的时候,一次跟出租车司机聊天,他说:巴西政府一旦有钱,不是去想到把他们的机场、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做好,而是想怎么把这钱分给老百姓,发给老百姓去花。我就跟他说: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政府有了钱,首先想到的不是给老百姓发钱,而是在哪个地方盖几幢大楼、建几个更漂亮的立交桥或者建高速公路或者是修铁路。所以,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带来的开支、消费、投资结构是绝然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学经济学,还学了很多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

  所以,过去30年里,国家对资源、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其负作用也很多,到今天甚至是负面后果大于正面,这种模式使整个经济过于偏爱大型基础设施、工业建设等等,让经济过于依赖投资。这种模式不应该、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说到底,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建设,更重要的是人的终极幸福。当然,我知道年纪越大的中国人,越会把发展跟建设划上等号,接着又把经济建设跟投资、跟生产能力的扩张等划上等号。这是很片面的。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当你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加快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时,你对此的第一个反应、理解会是什么?我想,你可能马上想到:要建很多工厂,要建很多产能和楼房,要做更多的投资!但是在我看来,当生产能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经济发展至少不完全等于产能的扩张,而更多的是围绕生活的幸福,围绕消费空间的扩大,还有特别是金融交易的深化。换句话说,过去这种国家控制生产资料、生产资源,控制资本,做这些大项目,做基础设施投资,产能扩张,做到一定的时候,必须要慢下来,发展的重点必须转移。毕竟,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要盖无穷多的楼房,也不是要建无穷多的基础设施,或者无穷多的厂房,最终的目标还是围绕着人们幸福的最大化。----
幸福最大化的这个目标,仔细去想一想,在温饱解决以后,幸福最大化的目标不再完全跟产能、跟投资联系在一起,当投资做到一定规模时,这种模式必须转变。

  当然,过去30年之所以能够通过不断投资、不断兴建基础设施、不断产能扩张来发展经济,能够不断实现增长,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市场范围的扩大,让中国的产品卖到世界各个地方去。但是现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这个出口增长原来并非没有上限,不是可以无限延续下去的,到今天,再让海外出口份额往上升很多,已经越来越难。

  所以,今天,即使没有这次经济危机,中国经济模式也到了一个瓶颈口,到了一个没有选择的转折点。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今天我们不得不反过来面对这些基础制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

  国有经济比重越高,民间消费增长越慢

  我们再看一些数据,首先是在中国,民间消费即家庭消费历年占GDP的百分比是多少?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又是多高?换句话说,把每年民间消费总量除以GDP,对政府开支做同样的计算,然后看两者的变化轨迹。那么,在1952年即国有化之前,中国的民间消费相当于当时GDP的69%,我们说美国人太喜欢花钱了,但是美国今天的民间消费是相当于GDP的71%,所以跟1952年时中国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差不多。当然我要强调,那时候的中国经济更多的是为了温饱而去从事生产、从事经济活动的,因此,差不多所有的收入都是围绕吃住穿来的。所以,当时的民间消费占总体GDP比例是相当高,可以理解。但是到1978年的时候,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到了45%左右,到1993年继续下降到42%,到最近,民间消费下降到相当于GDP的35%。换句话说,整个过去五十几年,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跟民间消费比重相对应的是政府开支,在1952年时,政府消费相当于GDP的16%,到最近则上升到30%左右,翻了一倍。

  所以,我们总体上看到中国的两个趋势,过去六十年,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在直线下降,而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是直线上升,而这两种趋势不管是计划经济时,还是改革开放期间,都没有改变,这是中国的情况。为什么呢?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比较其他国家。比如说,美国从1952年到2004年,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从期初的65%上升到最近的71%,所以,美国的民间消费在过去五十几年总体上在上升,当然这个速度很慢。因为到最后,我们如果以百分比来衡量任何东西的话,最高的是多少?100%,你再怎么上升,最终不应该超过GDP的100%的水平。美国的政府消费在1952年时跟中国那个时候的相对水平差不多,相当于GDP的16%,到最近美国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0--11%之间。因而,美国的趋势是,民间消费相对于GDP的水平越来越高,而政府消费慢慢在下降,从原来的16%,下降到现在差不多10%的水平,这是美国的情况。

  或许我们说美国太富,中国不能与其相比。那么,我们看看巴西,因为巴西人均GDP虽然是中国的两倍,但是它比美国要低很多。巴西在1950年时,民间消费相当于GDP的51%,到2003年民间消费上升到GDP的60%,在2001年和2002年是64--65%左右。所以,巴西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总的趋势在过去五十几年也是逐渐上升,当然中间有几年是因为金融危机造成冲击所致,但总趋势是民间消费越来越高。在1950年,政府消费相当于GDP的22%,到2003年还是保持在22%的水平,因此,巴西的民间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政府消费总体上没怎么变,这是巴西的情况。

  俄罗斯于1991-92年改革之后的情况大致跟巴西类似。1991年,俄罗斯民间消费占GDP的35%,也就是俄罗斯进行休克疗法之前,其民间消费跟今天的中国差不多,但是现在,这个比例上升到55%。政府消费当初是占25%,现在占GDP的22%。所以,俄罗斯的情况跟巴西、跟美国的总趋势是一样的,其民间消费占经济比重越来越高,但政府消费要么持平,要么呈下降趋势。

  实际上我可以给大家看很多国家的数据,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就不给大家谈更多国家的数据了。但是,如果你对每个国家做分析,你会发现下面两个结论:

  第一:在民主宪政国家,因为征税权和政府预算权受到民主宪政制度的制约,政府消费相对于GDP的比重难以膨胀,难以失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才看到巴西、美国、俄罗斯、日本基本都表现出这一共同点,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要么不怎么变,要么就是往下走,这跟民主宪政对权力的制约,特别是对征税权的制约,关系很大。

  第二,与国有经济相比,私有市场经济更能使民间消费随着经济同步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才看到的这几个国家,每个国家的民间消费相对GDP的比重在过去五十几年都是呈上升的趋势,俄罗斯在1991年后是如此。

  当然,你可能觉得也许我给大家看到的这些数据,反映的只是这几个国家的情况,是经过我挑选的特例,是一些例外。为了说明并不是这样,从做研究的角度讲,除个案以外,我们更应该去搜集一些尽可能大的样本,做系统的分析。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跟何乐水同学把70个不同国家的数据放在一起,首先根据每个国家在1980年时国有企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从高到低分成五等份组,每组包含14个国家,然后,看从1980到2003年间这些国家的民间消费的增长速度,谁高谁低?换句话说,一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民间消费会增长多少百分点?对GDP增长速度的敏感度有多高?比如,国有企业比重最低(3%)的第一组国家,在这14个国家里,民间消费对GDP增速的敏感度是0.97,也就是说,对这些私有经济国家来说,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老百姓的消费就会增加0.97%。那么,这五组国家基本上是这样: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国家,其民间消费根据GDP的增长而增长的这个系数就越低,最低的是0.82,也就是,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这一组国家,其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民间老百姓消费只增加0.82%。当然,中国属于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那一组。

  所以,从70个国家的情况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在整个经济中比重高,就越会抑制老百姓收入、抑制民间消费。

  为什么国有制抑制民间消费?

  从学理上说,为什么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社会,民间消费相对增长速度就越低?为什么是这样?如果大家熟悉现代经济学的消费投资预算优化模型,那么,模型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你个人、家庭每天在决定可以花多少钱、可以存多少钱时,你会有两方面的收入,一方面是劳动收入,就是工资、跟劳动有关的收入;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是资产性收入,就是资产升值,或者说财富型、财产型收入。这时我们看到,如果整个社会的主要资产财富、产权是私有,那么,那些私有的土地、资源、楼房、股票等等,所有的这些投资和非投资品种的增值都可以反映到每个个人、家庭的消费与投资预算约束中,可以直接进入老百姓的日常开支计算之中,这是私有制国家的情况。

  但,如果是国有制,差别就大了,因为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国有股权,它们升值再多,尽管名义上说全民每个人都有一份,可实际上随便问一个普通中国人,问他:"昨天中石油股票涨了很多,你今天是否能多花几块钱了?"大家知道,他会说"你疯了"!比如前年中石油A股上市时,整个中石油的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按理说,用这1万亿美元除以13亿人口,每个中国公民在中石油里面差不多有属于自己的一千美元财富,一个三口人的家庭在中间有3千美元财富。所以,任何时候中石油的股价涨10%,每个中国人的财富差不多就增加了100美元!如果是私有制的话,如果每个人直接拥有属于自己的中石油股票,那么,增值之后,会有很多人立即跑到餐馆多吃一顿饭,女士们可能会多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吧?换句话说,如果是私有制,这些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等的股权财富就都能转换成民间的收入、民间的消费。大家知道,按照市值计算,工行、建行和中行今天是全球银行排名的前三名,但是这些银行的价值再高、升值再多,中石油升值再多,也不会给任何一个中国老百姓马上带来新的收入感、带来新的消费或再投资愿望,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国有资产升值,跟我每天可以花多少钱、可以存下多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目前的全民所有制安排,名义上是全民所有但实际上谁都不拥有。所以,我们每天决定可以花多少钱、存多少钱的时候,不会、也不能把国有资产的升值算进来。

  但是,在私有制国家里不会有这个问题。在1998年、1999年、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期间,大家猜一猜美国当时GDP的增长速度有多高?最高的时候只4%。但是,在美国,4%的GDP增速能给社会带来的消费、欣欣向荣程度,比中国8%、10%的GDP增长速度所带来的欣欣向荣程度还要高。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私有制下,老百姓分享增长好处的途径除了劳动收入外,还有财产性收入,有资产升值的收益。按照我粗略的计算,美国股市每年上涨的幅度差不多是GDP增速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的安排下,随着GDP按3%、4%的速度增长,人们的劳动收入差不多也按3%、4%的年速度增长,但同样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资产亦即私有财产这一块可能按照9%--12%的速度升值,也有许多资产分红收入。有了两条分享增长的收入渠道,一个是劳动收入的渠道,一个是资产财富渠道,通过这两种渠道把GDP增长,按照三到四倍放大的效果对老百姓家庭的消费带来很大推动力,所以,在私有制国家里,不需要8%、10%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照样能够欣欣向荣!

  也正是由于国有制堵塞了上面讲到的老百姓财产性收入渠道,在我们把中国GDP的增速跟私有制国家GDP增速做比较之前,大致上应该先把中国的GDP增速除以二,然后才可以比较,否则不是一回事。原因就是,中国GDP增长对老百姓消费增长发挥的作用基本是只通过劳动收入这单一渠道,财富增值这个渠道被国有制封住了。

  这些年,中国的土地增值这么多,但是,土地名义上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操作层面上是国家拥有,这些土地增值通过土地财政或其他方式变成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可以花的钱。当然更不用说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一年上万亿人民币的利润了,这些本来都可以转移到老百姓的腰包里,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转移的通道是封住的。当然,许多朋友会说,如果像现在股市和资产都在缩水的时候,老百姓不直接拥有这些资产不是更能规避金融危机风险吗?因为这些缩水是由国家承担了,这些损失不直接由老百姓承担。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虽然财产会贬值,但中石油、中石化等今天还是值几万亿元,老百姓不拥有这些股权当然不会面对财产缩水,但也不拥有这些价值。更何况,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从长远来看资产是升值的。

  在中国,民间消费为何难以增长?

  刚才讲到的可能相对比较抽象,基于70个国家的大样本分析,会有一个缺陷,就是总感觉不太具体。在一个国家里,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还有民主宪政或非民主宪政,到底是如何阻碍民间收入、民间消费的?为了说得更清楚,下面我们具体看中国的情况,看看民主宪政特别是对征税权和财政预算权的有制约还是没有制约,最后以什么方式抑制民间消费增长。再一个是国有制的安排,为什么它会进一步妨碍民间消费增长?

  先从收入的角度看,也就是看每年的国民收入,如果按照三个群体来分,亦即政府、城镇居民、农民三个群体,哪个群体分到的最多、哪个群体从增长中分享到的最少?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征税权基本不是由全国人大掌握,而是由行政部门掌握,差不多各部门就有权去推出新税种或新费种,也可以对现有税种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去调高税率,也包括股票交易印花税。

  那么,在宪政层面讲,征税权不受制约到底已经给中国社会的这三个群体带来什么影响?国民收入在他们中间的分配又有什么影响?从1995年到2007年,扣掉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仅预算内的国家财政税收就翻了5.7倍,这还不包括土地销售收入、地方和中央预算外的收入!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同期间增长了1.7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2倍。

  因此,在民主宪政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在国民收入中分到的比重,蛋糕中由政府切到的这一块,在过去12年里不断膨胀。这必然意味着老百姓分到的这一块是越来越小。经济增长的成果由政府拿走的最多,其次是城镇居民,最糟糕的、分享最少的是农民。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政府规模失控膨胀的趋势。也就是,政府财政规模相对于老百姓的收入来说到底有多大?像我们做研究,特别是碰到宏观经济数据的时候,会让老百姓感到太抽象,你说GDP或者政府税收增加多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多少等等,这些数字对个人来说太抽象。为了避免过于抽象,我把每年政府预算内的财政税收除以老百姓一年的可支配收入,看政府的收入需要多少老百姓的收入才能支持得了。

  为了有一个比较的对象,我们先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朝廷的收入等于多少百姓的收入呢?比如说,清朝乾隆时期(康乾盛世嘛),朝廷一年的财政税收有多少?1766年,朝廷的财政税收4937万两银子。当时北京的普通工匠大概一个月赚2两银子,一年24两。这样算,当时清朝一年的财政税收相当于205万个北京工匠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是205万个北京工匠就可供养整个乾隆朝廷方方面面的开支。

  今天,其他国家的政府有多大?在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税收(不包括地方政府)是25000亿美元,除以当年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这相当于8500万个美国老百姓当年的可支配收入。8500万个美国人的收入可以供养联邦政府。相对于中国的乾隆朝廷来说,现在的美国政府确确实实也是很大、很大,因为乾隆朝廷由205万个北京人的收入就可以养活了!话又说回来,清朝多数时候,国家财政税收差不多只有国民总收入的3%--5%,那个时候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政府"时期,尽管我们说清朝以及中国的其他朝廷是那么专制、那么封建,你怎么说,怎么骂都行,但是拿这些数字一看,原来那个时候是真正的小政府典范。当然,不是乾隆朝廷不想滥用权力要更多钱,而是那个时候收税实在太难了。大家都知道,通过运河运粮食都那么艰难,你要收更多的钱,谈何容易呀!不过现在征税、收税容易多了,尤其是有了电脑之后,你逃也逃不掉,这本身也说明在政府的收税能力、运输能力空前提高之后,通过民主宪政制约征税权是多么重要呀!

  我经常说,之所以民主宪政在人类社会是非常现代的事,不是偶然。比如,最早真正建立起民主宪政的国家是英国,那也只是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才完成的历史进程。所以,到1688年才有第一个民主宪政国家,而大多数我们熟悉的民主国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

  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是这样?民主宪政是这么近代的人类现象,跟人类技术革命的发展关系非常大。比如,我刚才讲到乾隆时期税收占国民收入3%--5%,那时候尽管朝廷可以随意加税,但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脑技术更是没有。所以,没有火车、汽车、飞机这些运输手段的支持,不受制约的权力给民间利益、给老百姓财产所能形成的威胁也非常有限。"天高皇帝远"指的就是这个地理距离所形成的、意想不到的对老百姓的变相保护,还有一个是通信手段的缺失,这也变相把老百姓的私人利益、财产和民间少女更好地保护起来。

  但是,现在有了火车、汽车、飞机、万吨巨轮,还有这个互联网时代,征税能力、搬动运输老百姓利益的能力,真是空前呀!你逃也逃不掉呀!这个时候,由民主宪政把政府权力约束起来的必要性,跟历史上任何时候相比较,都是高得多。因为你稍微不约束政府权力,让权力稍微发挥、滥用的话,给老百姓利益能够构成的冲击和伤害是前所未有的高。这就是为什么不只是在中国,在几乎所有其他国家,民主宪政都是在最近两百年、甚至几十年才变成各社会共同的诉求。

  我们很多人说民主自由、民主宪政,历来就不是中国的传统,跟中国文化很不兼容。我要说,民主宪政不仅不是中国的传统,也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以往的传统。没有哪个国家在1688年之前就有真正运作好的、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宪政制度。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被一些学者的话蒙住了,他们说,中国历来就没有民主宪政,所以未来也没必要有。想想也对,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都没有民主宪政,但是这些人就不会跟你讲,不仅中国是这样,过去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没有民主自由、没有宪政。我们必须考虑到交通运输技术、通信手段以及调动老百姓财产和民脂民膏的能力,必须相对于这些东西来看民主和对权力制约的必要性。

  看到乾隆朝廷以及美国2007年的政府规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政府规模的变化,国家财政税收每年相当于多少个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1978年时,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亿3千万个城镇居民当年的可支配收入。那个时候是全能政府时期,至少对城市人来说,工作、小孩教育、医疗、退休、养老、住房等等,这些都由国家包下来,正因为此,所以就要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1994年、199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1亿5千万个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相对规模在改革开放第一期,是减少了一半,砍掉一半,不过那还是远远大于只需要205万人的收入即可供养的乾隆朝廷规模,比美国政府的两倍。

  但是,1995年的税收体制改革,直接效果是使政府从国民收入中拿到的比重重新大规模回升。所以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又上升到相当于3亿7千万个城镇居民的收入,比1978年的还要大。从1978年到90年代中期,所实施的改革的确朝小政府的方向迈进;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又重新向大政府迈进;最近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政府在开支和投资方面支出增加,再次使政府规模上升。

  相对于农民的纯收入而言,1978年的国家财政税收等于当年8亿5千万个农民的纯收入;1996年时,相当于3亿8千万个农民的纯收入,到2007年这个数字是12亿3千万农民的纯收入。

  所以,征税权不是控制在民选人民代表的手里,而是掌握在行政部门的手里,其结果是征税失控,而且趋势越来越严重。我知道有很多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很喜欢说中国要加强税收,要让中国税收不断增长,认为税收增加越多越好。这当然使财政部高兴。特别是很多学者最近十几、二十年在世界不同国家跑,去找哪个国家的哪些税种是中国还没有的。回国以后再介绍给中国,以各种名义帮助摄取老百姓的收入。

  另一种不可思议的做法是,一些人把中国预算内税收占GDP的比重跟那些私有经济体比较,说中国财政税收占GDP才22%左右,比西欧国家的低,比美国的17%要高。所以,他们就说中国的征税水平不算太高,说还可以有增长的空间。

  可是,这些认为中国老百姓税赋不高、还要到处引进各类名目税种的人,没有把另外一个重要背景考虑进来,也就是那些国家基本都是私有制国家,而中国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如果大家去翻翻教科书,就会知道我们建立公有制、建立国有制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为了由国家经营企业、经营资产赚钱,不要老百姓交税。至少,老百姓的税赋应该跟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总量成反比,不能够一方面继续保留那么多国有资产,另一方面却还像私有制国家那样去征税。这样的话,老百姓的收入、民间消费还如何增长呢?

  所以,那些学者、经济学家把中国的税收水平跟私有制国家做比较之前,必须把这个前提考虑进去,因为国有经济毕竟还是中国经济的主角。不能忘记建立国有制经济的初衷,否则就是误导人。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每年国民收入这一流量在政府和民间的分配情况。如果从资产所有权的角度理解,资产财富的存量在国家与民间之间的分配怎样?我做一个粗算,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大概印象。根据国土资源部的一些资料做推算,到2006年底,国有土地总价值大约是50万亿人民币。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007年在《求实》上发表的一篇文章,2006年底全国有11万9千家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和各部委拥有的国企,加起来有6、7千家,还有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所有这些国有企业的总资产是21.9万亿人民币。把国有土地和国有企业的总价值放在一起,相当于72万亿人民币的国有资产。我们上面谈到的国家财政税收5万多亿人民币,这只是国家可以花的钱的一部分,更大的是这些资产升值和财产型收入。比如说,2007年如果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都按GDP的速度升值,那么,在2007年,国有资产的增值相当于8万亿人民币,因为那一年的GDP增速是11%有余;另外,2007年国有企业总利润中,央企是1万6千亿人民币。8万亿的资产升值,加1.6万亿的央企利润,国家作为资产拥有者,就得到9.6万亿人民币的资产性收入。这9.6万亿,如果是均分到13亿公民身上,每个人就多了7千多元的财产性收入呀。但是,这些钱留在政府手里,政府预算内的5万4千亿财政税收就已经很多了,没有这些资产性收入也够了。

  许多人会说,政府得到财政税收以及财产性收入,不是在给老百姓的民生做很多投入吗?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吗?一些经济学家会说,征税是现代国家进行转移支付的手段,即所谓的"第二次分配",也就是由政府先征税、再用税收帮助低收入群体。这种转移支付、第二次分配不是很好吗?

  真的如此?实际情况可能跟很多学者讲的理想相差很远,因为在没有民主宪政制度安排下,当财政预算是黑箱操作时,你靠什么制度机制保证所谓的第二次分配真正能实现,分配到你希望的对象上,花到民生项目上?所以,我就说,你不能装作没看到,不要装着说第二次分配的初衷是多么好的理想,然后就不去看实际的财政预算是不是真的在进行希望看到的第二次分配。

  还是让我们看几组数据。根据财政部谢部长的一个发言稿,2007年财政税收5万4千亿,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三大民生项目上的开支,是6千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税收的15%,那一年有点财政盈余,所以,大致上说政府总开支的15%用在这三个民生项目上。这6千亿民生开支相当于当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政府为人均开支461块钱,这461块钱相当于当年城镇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3%。这些相对数字能帮助我们做跨国比较,因为你不能拿绝对开支数值去比较,原因是各国的富裕程度不同。

  在2007年,美国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是1万5千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当年开支的61%,这个61%跟中国政府在这三项开支占政府开支的15%可以做比较。1万5千亿美元的民生开支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11.5%,这跟中国政府这三项开支相当于GDP的2.4%也可做比较,算到3亿美国公民身上,每个公民平均得到的好处是5000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跟美国比较一下,我们发现,有没有国有经济,征税率的高与低,最后对政府在民生项目上的开支没有直接影响,国有制经济、高征税并不必然意味着更多老百姓福利,而私有制经济并不意味着老百姓得不到政府的好处。当然有人会说,你不能走极端,如果政府不收任何税,是不是也可以让政府在民生上花这么多钱?我是说,中国有那么大的国有经济、光预算内财政税收就占GDP的22%,而美国是私有制经济、其联邦政府税收只占GDP的17%,但是,中国花在民生上的相对开支却还是低于美国。

  关键在于民主宪政制度安排。如果说美国比中国富有,所以不好比,那么,巴西应该同中国更可比了。

  2007年,巴西政府在医疗卫生这一项上就花了GDP的10.4%,而中国在三个项目,医疗卫生、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上的开支花了GDP的2.4%。巴西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开支相当于GDP的5.4%,而中国政府在教育上花了不到GDP的3%。所以,那些"第二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并没有被中国的这些数据所支持。

  国有制和私有制带来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

  国有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除了抑制民间消费以外,其他方面的后果也很值得思考。在经济学界过去的讨论中,在谈及国有企业要不要民营化时,往往把焦点放在国有企业的效率比民企的更高还是更低上,从纯粹的效率回报来判断。那显然很片面。要不要私有化,要不要民营化,还必须看到国有经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使经济对投资、对工业的依赖度过高,对消费的依赖度有什么影响?

  有一个很容易看到的事实是,前苏联、前东欧计划经济国家,它们当时基本没有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连面包都严重短缺,消费品和服务品始终供不应求,是短缺经济。计划经济的中国经济也是如此。那么,苏联在国有制下,整个经济发展重点、投资重点放在哪里呢?放在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包括军工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回过头看,尽管70年代、80年代苏联的高科技发展跟美国军事发展基本相当,但如果大家仔细看一下,今天我们在中国用到的方方面面技术,特别是跟生产力、跟生活有关的技术,不管是家电、电脑也好,汽车也好,甚至是火车,等,没有哪一项是苏联当年科技发明创造留下来的。说明他们的发展离民生太远、距离重污染、重资源的消耗性工业太近。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为什么国有经济、国家主导型经济都偏爱重化工业,轻视民生类行业呢?国家主导的经济最终把重点放在工业发展上,一点不奇怪。这里我不是说由政府官员做投资决策、做开支决策的时候,他们会不负责任,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很好,但是制度激励安排会逼着他们按照某种方式去做决策,如果让我处于他们的位置,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把能够控制的资源和钱都花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楼与高速公路上,还有就是投资建大工业项目。因为从业绩评估的角度讲,也就是因为我要对上司负责,如果我的工作好坏由上司评定,他的业绩再由他的上司评定,而我们的前途又分别由各自的领导决定,那么,我就要想,拿到这几十亿、几千亿元,往哪里投资、往哪里花才更能让我的领导们看得见,怎样表现对我的政治前途最有利?那我肯定倾向于这些高楼大厦、基础设施,还有那些工业大项目。

  这话怎么说呢?过去几年,我每年带着耶鲁大学的MBA学生到中国访问、参观企业,去年我们去宝钢给每个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宝钢炼钢车间这么宏伟,轧钢工序那么长,又长又壮观的钢条被那些机器送来送去,又是加热又是冷处理,让这些都是第一次到中国的我的学生们觉得:哇!中国制造业这么宏伟、这么厉害!客观想一想,几乎每个炼钢厂都会这么宏伟,因为它们必然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宝钢给他们留下甚至是最深刻的影响。过去七年,我每年带着不同的耶鲁MBA学生到中国来,这些学生每次都是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工厂和高楼大厦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正因为考虑到这点,同时考虑到制造业工厂最能代表中国的经济结构,所以,两种因素吻合之下,我每年都会选一些制造业工厂去参观。既然我的学生有这种偏好、按照这种方式去审视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就,所有领导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偏重、鼓励有形的大工程,喜欢那些形象工程,轻视那些对社会更重要但属于无形的项目。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里,每当领导人为了培养出几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宣布加倍对北大、清华、人大等大学的投入时,我看到新闻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些大学的校园又要大兴土木、环境又要被糟蹋了,因为他们肯定又要多盖新楼,之所以是这样,是由于我知道,如果我是校长或者书记,如果我把10个亿的钱,真正用来改善教育、改善研究,那我就太笨了。你想一想,什么叫更好的教育?什么叫更好的研究?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我真的往这些方面投入,十年或者永远都看不出成效,那样,我作为校长的功劳和业绩就永远无法表现出来,看不见。相反,如果我把这些钱花在新大楼上,我的校友、我的领导以及各种来访者很快都能看到,他们来的时候,每个人会说:"哇!你这个校长做得真好!前两年还没有这些大楼,现在到处都是摩登大厦了!"

  所以,由于业绩评估的困难、信息不对称和知识不对称的原因,政府官员在做花钱与投资决定时,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工厂和大基础设施。于是,在国有经济下,不管是当年的苏联和其他计划经济国家,还有当今的中国,都有偏重工业、偏重基础设施的倾向。

  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这两种不同的安排,所带来的对经济产品的总体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会很不一样。正因为政府主导的经济倾向于基础设施和大工业项目,所以,国有主导的经济对资源、对工业品的需求最高,会远远高于对消费品、对民生服务业的需求。因为为了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基础设施和工厂,对方方面面资源的需求会更高,然后对环境的污染也会更严重。这是一种偏向资源、能源的需求结构。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整个社会的主要资产和国民收入由民间老百姓掌握,由他们决定怎么花、怎么使用,由此产生的需求结构会更侧重消费品和民生服务品,看淡工业品。道理很简单,如果是我们自己去花钱,特别是由女士们去花钱时,首先想到的是家里要买多少家具、多少衣服、多少日用品、多少养老产品、多少医疗品等;然后到哪里去旅游,到哪里吃饭等等,这很容易理解,由家庭来花钱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民生,想到自己的生活,而不会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跟民生有关的行业大致有两大类,一种是消费品,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轻工业;第二种服务品,也就是说第三产业。

  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带来两种不同的产品需求结构,由此引申的发展机会和产业结构当然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私有制经济往往能带来对第三产业和对轻工业的发展,而现在的和过去的国有制经济都经历了轻工业、第三产业严重落后的局面。需求结构在私有制和国有制安排中出现的这种差别,最后演变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所以在国有制下的国有经济结构必然把重心放在工业上,放在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重化工业上。而私有制经济必然会更偏重于轻工业、消费品和第三产业。任何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它的需求结构所致。需求结构是什么样,会决定整个经济的供给结构。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想,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只要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局面不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就不可能改变,就只能靠重化工业、靠投资然后靠出口市场来发展。否则,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只能是一种愿望。

  偏重国有经济的结果使就业难以增长

  在就业的问题上,只要社会资本主要由政府掌握并且由政府把钱主要花在国有企业上,花在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上,所能创造的就业机会就不会多。比如,从1990年到2006年,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历来是对民营企业固定投资的3至4倍。例如,2006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8万亿元,而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万亿元,是4:1的比例。

  那么,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这种投资结构,所产生的就业后果怎样?从1990年到2006年,民营企业每年在创造就业,而国有企业每年在丢失就业机会。1998年,那年国有企业在改制,总共损失两千多万个就业机会,而民营企业在那年创造了五百万个就业;1999年,国企丧失了5百万个就业机会,到2006年还是减少了50万个就业。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1999年新增150万个就业机会,2005年新增
520万个就业;2006年也增加了450万个就业。

  换句话说,从最大化创造就业的目标看,过去这些年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的投资分配,是非常低效,是最不利于就业机会最大化的。那样做,或许让GDP按照"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虚增,但对民间就业是很糟糕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GDP增长带来的就业很少,必须要"保8%"或更高增速才能勉强解决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

  之所以偏重国企、偏重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对就业机会最大化非常不利,最明显的例子是像奥运场馆,大概总投资是4千亿人民币,奥运会之后,这4千亿投资创造了多少个就业机会?也许有2000个?如果是这样,差不多是花了两个亿才创造一个就业机会。

  如果把资源投入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会很不一样。比如,重庆富侨足疗公司,创业才几年的一家公司,在很多城市都有富侨足疗分店,共有4百家分店。这家公司总共雇佣4万多人。它的投资是多少?每开一个分店,大概花几百万,每两万块钱的投资就能创造一个就业机会。这个服务业新就业机会跟投资比值是1:2万,而奥运场馆是1:2个亿的投资。因此,大家能看到,服务业创造就业的效率跟基础设施、大工业项目就是不一样。

  为改变经济模式,民有化改革是必需

  综上所述,为了长久持续的增长,必须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具体讲,就必须从事下面两方面改革。第一当然是民主宪政方面的改革,这是最直接约束征税权、约束政府管制权的无限扩张并对财政预算过程进行更透明监督的必要条件。

  第二就是把剩下的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股权注入到32个国民权益基金。一个是全国性的国民权益基金,即把剩下的138家央企产权以及中央部委所属的国企股权,都注入其中,然后,把这个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份平均分到13亿公民身上,这样才真正实现"全民所有制",就是把原来的"全民所有制"理想中还没有到位、虚的全民"所有者"给具体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然后,就像现在的公众股权基金一样可以交易。另外,在31个省市分别成立各省市的国民权益基金,把各省国企资产都注入其中,每个省的国民权益基金基本上按照本地公民多分、外省公民少分的这样一个原则,比如按6:4或是7:3这样的比例,将各省国民权益基金分到所有公民手里。最好是允许国民权益基金股份自由交易。

  我知道,关于这一方案已经说了一年多,有很多不同反应。有人说,这些国民权益基金交易起来很难,有13亿人口。其实,我觉得,在操作层面上,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已经走得很远了,到现在本来就有1.5亿左右的基金帐户。所以,既然这些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能够处理好1.5亿个基金帐户,处理13亿国民权益基金帐户,在规模、难度上应该是相差不多。

  另外,很多人说,这是不是像俄罗斯、其他东欧国家那样在私有化?我要强调说"不是",我讲的民有化改革和俄罗斯当初的私有化不一样,民有化是实现一直追求的"全民所有"理想。我并不是说把国有企业都拆分了,国有企业继续可以运作,而且也可以受到不同政府部门的管制,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产权收益、财产性收入都应该注入到这些国民权益基金,然后由13亿公民直接拥有这些基金的股权,这样把全民所有制下的所有者给具体落实,这没有违背原来的全民所有的概念,并且也能帮助实现十七大强调的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的理想。

  最后,关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私有化改革路径的问题,以前有很多误解。对于所谓"休克疗法"改革的结果,我觉得太多学者仍然把结论停留在9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东欧国家的状况上,没有几个人今天再去东欧国家去看看,看今天的东欧跟90年代末期的东欧有什么差别。最近跟一位东欧学者谈到渐进式改革与休克疗法的问题,他说,在东欧,这些已经不是问题,因为在那里改革已经完全结束,而且多数东欧国家的生活水平已经离西欧国家很近。比如,捷克,前南斯拉夫分出来的这些国家,前苏联分出来的很多国家、波兰等等,这些国家的人,不管是决策层还是老百姓,都已经把改革画上了句号,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相比之下,接下来在中国的改革该怎么走,这还是一个问号,还是继续进行时。所以,说"东欧国家的改革是一种失败,中国渐进式改革是一种成功",这句话在逻辑上还不成立,因为一个已经完成,而另一个还在进行,中国下一步怎么走?我希望提一下这点,大家可以自己去观察、收集数据做一些判断。谢谢!

  (本文为作者2009年5月2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演讲.修改版刊登在《经济观察报》2009年7月6日。
完整版本发于凤凰出版集团即将出版的《中国大呼吸》一书。)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山东宁阳农信社多家储户数千万存款莫名丢失---转帖

2009-07-28 06:59:09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跟贴 128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山东宁阳农信社多家储户数千万存款在未经储户授权的情况下被信用社私自转走,事情发生快一年仍无说法。

中国青年报7月28日报道 "我的2015万元存款在农信社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坐在中国青年报记者对面,在山东泰安做钢材生意的孙建军先生无奈地说,"事情发生快一年了,直到现在仍然没能给我一个说法。"

据孙先生介绍,2008年8月5日,他发现自己在泰安市宁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华信用社的账户3天被转走了2350万元,分别是:2008年7月30日,转取1000万元;2008年7月31日,分4次分别转取200万元、
300万、50万、50万元;2008年8月4日,分两次转取350万元和400万元。而这一切都是在孙先生不在场并且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发生的。后经孙先生交涉,风华信用社仅归还了335万元,但是其余存款2015万元至今拒不支付。

多次催要未果后,孙建军于2008年9月16日向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没想到的是,此案审理出现了当事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9月17日依法受理了此案,根据孙先生申请冻结了风华信用社在泰安市岱岳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1749万元。并定于2008年10月30日上午8:50开庭审理此案。但是,10月30日当天,泰安中院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庭后告知案件暂不进行审理。2008年11月17日,泰安中院在没有依法释明具体事实理由的情况下,仅以"因本案出现需要中止诉讼的情形"为由裁定中止诉讼。

直到今天,此案尚未进行审理。

据记者了解,和孙先生有相同经历的不止他一人。王先生表示,他的两千多万元存款也被信用社转走,"我的存款同样是在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被私自转走。这一年来,由于缺乏流动资金,我们的生意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另一位受害者韩先生的遭遇与前两位不同。据他介绍,风华信用社前主任胡永成(被停职)以信用社的名义向他借钱1910万元,并在欠条上加盖信用社的公章,此笔款项后来也不知去向,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给他任何官方的答复。

一提起此事,孙先生就感到非常委屈,"当初信用社主任胡永成多次请求我们存入大额资金,承诺高息。我正是看中和相信了农信社有信用,才把钱存到了该银行。没想到该银行的信用却出现了问题。信用社不应该在我本人不在场,没有经我授权,没有本人密码的情况下转走如此巨额存款。而且我本人也不知道存款转走的去向。我认为,此案的性质并不复杂,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保护储户资金的安全是其法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出现侵害储户的事件后,应该积极地进行处理,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毫不迟延地支付存款,那本来就是储户的血汗钱。"

记者在宁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采访了主任李延玲。李主任表示,涉嫌违规操作的风华信用社原主任胡永成已经被停职,正在接受当地公安局经侦部门的调查,"我是在事发之后上任的,对以前发生的事情不是很了解。"

李主任坦陈,信用社"此前的管理肯定存在漏洞。现在,此案已经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对于此事的责任界定,需等调查结果出来,才能给予答复"。

李主任还表示,此案可能涉及三四户,上千万的金额,"具体的情况,最终只能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定。"

孙先生多次要求信用社出具当时的取款记录,但是信用社以此案正在调查为由一直拒绝提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案背后或许存在信用社违规操作的"重大隐情"。

据涉案受害人介绍,之所以将如此巨额资金存入或者借给风华信用社,是因为风华信用社存在违规"高息揽储"的事实。"案发前,农信社的存款压力很大,原主任胡永成多次请求我们存入大额资金,承诺高息。我们之所以能够相信他,也正是看中了信用社的牌子,才将钱存入信用社。但是,信用社违规,不能让储户买单。我们存入的钱款,信用社应该归还。我认为,这不是胡永成个人行为,信用社应该负全部责任,归还储户存款。"张先生表示。

胡永成被公安机关调查之后,王先生和韩先生也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法院不予立案,"法院给的理由是先刑后民(先审理刑事案件,后审理民事案件----记者注)。等此事调查结果水落石出之后,才能给予答复。"韩先生说。

"如果信用社认为其对原告的储蓄存款支付了高额利息,完全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要求当事人返还,而不是简单地借其工作人员涉及刑事犯罪为由拖延解决问题,拒绝兑付原告存款本金和合法利息。"孙先生代理人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堂律师认为,"根据基本的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定,在存款活动中,存款人向金融机构交付款项后,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合同即告成立。孙先生款项是交付给信用社的,款项一经存入设在信用社处的账户,双方存款合同关系即告成立。至于此后信用社对原告账户中的款项如何处置,或信用社工作人员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犯罪,均不影响原告与信用社之间存款合同关系的成立与效力。即使信用社存在高息揽储行为,那也仅仅是高出国家规定部分的利息无效,孙先生与信用社之间的存款关系仍然是合法有效的,信用社应当依法兑付孙先生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息。很显然,该案件就是一般的存款纠纷,不存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中止诉讼的情形。该案孙先生以存款合同纠纷提起诉讼,法院完全可以依据现有证据对该案存款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有效,被告是否应当兑付存款做出裁判。"

记者到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访,法院相关人员没有接受采访。

一年来,孙先生一直奔波于法院和信用社之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答复。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辛明)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北京经济适用房出租成风 住建委称将进行调查---转帖

2009-07-27 04:06:4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跟贴 148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经适房,如今在北京已是出租成风。有的经适房小区更被曝出近半已出租。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将对经适房出租情况进行调查。

7月24日,三环新城内的一家房产中介玻璃上贴着一些出租信息。该小区为经适房小区,北京市明确规定经适房不得出租。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新京报7月27日报道 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经适房,如今在北京已是出租成风。有的经适房小区更被曝出近半已出租。

人们随之质疑,在有更多人轮候房源的情况下,这些出租经适房者真的住房困难吗?难道没有部门监管吗?

有专家建议立法明确监管检查违规出租的主体,并加强购买者后期资产的监管,以填补目前政策中的空白。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将对经适房出租情况进行调查。

7月25日,李丽(化名)从房山的家里赶到三环新城------这个北京四环内最大的经适房小区。

身为业主的她自去年购得此处房产后,并未在此住过。

她在等一个三天前约好看房的租客。现在的租客8月初要搬走,她需要尽快将房出租以接上"档期"。

两室一厅,月租2400元。她说,相比小区其他房子,这个价格只是"中上"。

在三环新城,出租经适房的并非李丽一家。

在北京,出租经适房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但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保障房,北京的经适房政策明确:不得出租。

与此相对应的是,据住保部门此前发布的数据,北京去年摇号配售了4万套经适房和限价房,但截至去年年底,还有近5万户家庭因等待配售房源而排队轮候。

公开的秘密

7月24日,天通苑。北京经适房集中区域之一。

从地铁天通苑站出来,进入西三区和西二区,一路有近10家房产中介。

每家中介门口,都贴着一些租房信息,"两室一厅114平米整租,月租2500元,中等装修。"

这个价格和周边的北苑家园、明天第一城等商品房小区相比,已基本相近。

西三区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称,他做这行已有几年,经他手租出去的经适房少说也有一百来套。

在天通中苑小区,许多房屋的窗户上打着招租信息。不过价格比挨着地铁的西区要便宜。

一名业主在电话中说,房子刚装修好,还没入住过。价格可以便宜点,但必须长住,至少签一年以上。

7月25日,三环新城。

小区内,有中天置地、链家地产、我爱我家三家房产中介,每家公司的前窗玻璃上,也都贴着租房的信息,价格从1600元-2600元不等。

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说,不少业主刚把房子装修好,就立即挂牌往外租。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子。

张峰,三环新城社区来京人员和出租房屋管理员。

经过几个月的入户调查,他已登记了小区400多户已出租房屋的信息。

据他不完全统计,加上没登记的,小区有1000多户房屋已出租。而小区一共有8000来户。

相比其他经适房小区,三环新城的出租率不算太高。

我爱我家、中大恒基的多名工作人员根据业务情况粗略估算,天通苑经适房出租比例约在20%左右,比一般商品房小区要高。

去年底,京城某媒体曾报道,靠近国贸和CBD商圈的经适房小区------通惠家园出租"火爆"。小区物业人员表示,租户数量占45%。

此外,在搜房网、焦点网等房产网站上,也能找到今日家园、朝阳新城、百环家园、长安新城等经适房的出租信息。

经适房出租在北京已是公开的秘密,由此引来的质疑和不满充斥于网络和报端。

有钱人买经适房

经适房在"诞生"之初并不被看好。

1998年10月29日,以回龙观、天通苑、建东苑等为代表的19个首批经适房项目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开了经适房在北京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

中原房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回顾说,作为早期的经适房项目,像回龙观、天通苑这样的经适房,价格为每平方米2000多元,与商品房的价差并不明显。而当时北京的住房需求不高,加上建的经适房又比较多,因此居民最初的购买意愿并不高。

起初,北京并没有经适房的相关标准。直到2000年12月,北京颁布《北京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了购买经适房的资格条件。

但该规定对于资格的审核并不严格,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就可购买。而且不从政府购买,而是直接找开发商。

马先生于2003年购买了一处位于西二环附近的经适房。

他说,当时就是去单位开收入证明,然后去房管部门填审核表,审核通过后再去开发商那里买房,"开发商并不限制买什么房子,基本上只要你能买得起,买哪个户型都可以。"

李文杰说,非典过后,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对于经适房的购买基本放开了。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正因为当初经适房的审核不严,所以造成了一些并不符合购房资格的人买到经适房,也就是俗称"有钱人买经适房",这些人本身有住房,将经适房出租也就很正常了。

何况,在2000年的经适房规定中,并没有明确经适房能否出租。

所以,在很多业主和中介看来,既然没有规定不能出租,那出租也并无不可。

新政之后出租依旧

2007年,北京市发布新的经适房政策------《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经适房只能自住,不得出租或出借以及从事居住以外的任何活动。

此外,新办法还提高了申购经适房的准入门槛,并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

在新办法的最后一条还注明,凡过去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市住建委相关人士表示,新办法严格了经适房的审核,就是为解决以往经适房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细、审核不实、供需脱节等问题。

但,出租经适房的现象并未因新办法的实施而得到遏制。

7月24日,天通苑西三区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在提到经适房不得出租的规定时说,根本就没人管这些事,所以不用担心。

三环新城的李丽也说,与其让房子空着,不如出租挣钱。虽说上有政策,但没人举报也没人管。

此外,不少经适房业主认为,目前出租经适房已形成一定规模。新办法出来后,只要有人继续出租,大家一看没人管,就会打消顾虑,继续出租。

当然,也有部分业主表示出租是出于无奈。

天通苑北区业主侯女士说,他们家就天通苑这一套房子,但她和丈夫都在石景山上班。她只好把天通苑的房子出租,在石景山另外租房,以租养租。

谁来监管?

对于经适房出租的现状,小区物业、居委会均称"有心无力"。

2007年发布的新办法对出租经适房的行为,明确了处罚办法:擅自转租或转借他人居住的,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责令购房人退回已购住房或按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补足购房款。

但由谁来日常监管,以发现违法出租,新办法并未明确。

天通苑物业和天通苑北二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均坦承,他们都没有相应的执法权,难于插手这个问题。

三环新城社区来京人员和出租房屋管理员张峰也说,他的职责是将出租房屋的信息登记下来,"我没权利赶他们走。"

由此,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建议,应立法明确监管检查违规出租的主体。

他认为,住房保障部门人力有限,不可能掌握全市各个地区、如此之多经适房的出租问题。应立法赋予居委会或派出所这方面的权力,它们更加了解所在区域的出租情况。

此外,中原房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还认为,政府应出台加强经适房后期监管的政策。购房者在购买经适房后,每年都要对其收入、资产进行调查,如果收入资产高出了经适房的标准,就应该退出来。

另有专家提议经适房以租代售。在今年5月召开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北京将研究经适房租售并举的途径。

至于如何处理目前经适房出租问题,李文杰认为,这会让政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不处理,将侵害其他正在等候购买家庭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老的经适房在当初购买时并未约定或条款要求不能出租,加之目前出租的量又比较大,如果禁止其出租或处罚,定会遭遇不少反对的声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表示,对于经适房出租,不能承认其既成事实,否则会引起示范效应。但政府如果去查处,执行成本会很高,难度很大。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士表示,已接到关于经适房出租情况的反映,将对此进行调查。

至昨日,三环新城的李丽还在为招租一事奔走。

与此同时,刚通过经适房资格审核的李刚(化名)则在上地附近的出租房内,和因身体原因没有工作的妻子一起,充满了对轮候房源的期待。

而他,只是那数万分之一。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马力 林阿珍 朱开云 任珊)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zt加国最大华资超市,16亿收购价易主

DWNEWS.COM-- 2009年7月26日10:27:49(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明报/加拿大最大食品经销商Loblaw提出收购该国最大亚洲食品零售商大统华超市,收购价2.25亿加元(约16亿港元),建议已获大统华股东同意,有待政府批准。来自台湾的大统华总裁李罗昌钰和丈夫李安邦16年前创办大统华,大统华目前在加拿大共有17家分店和四个物流中心,规模跟地区连锁超级市场相若。大统华管理层强调,被收购后经营方针不变,"大统华T&T"招牌也依旧,而货品售价则有望下调。Loblaw企业事务高级副总裁Inge
van den Berg表示,收购后的未来目标是加深打入发展快速的亚裔族群,成为市场"一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毕研韬:谁来挽救中国形象?

为改善国际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已启动国际公关战略,其措施包括:中央电视台增加外语频道、《环球时报》发行英文版、鼓励出版传媒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拟仿效半岛电视台成立"中国版CNN"。中国中央政府将花费450亿人民币加强海外宣传。

这些举措集中于传媒领域,所以有媒体称之为中国"大外宣"战略,甚至有人宣称中国正在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宣传大格局。作为传播学者,笔者曾两次在欧洲研修,一直在呼吁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但对于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我的看法是,这除了浪费国家巨额资金、肥了某些国营媒体外,对国家形象的改善不会有多大帮助,甚至是徒增笑料而已。

中国的确需要强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但目前中国某些国家级媒体的炒作动机值得怀疑。就目前中国的媒介生态而言,这些媒体争夺国家投资的努力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中国的新闻制度和新闻理念不能与时俱进,这450亿人民币的投资很可能成为令人痛心的高额学费,成为贻笑大方的历史笑料。

中国媒体的"内伤"是公信力太低,其主要原因是混淆了新闻与宣传。要提升在国内外的公信力,中国必须清算列宁新闻观的负面影响,必须给与新闻媒体更大的独立性。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媒体不是宣传部,也不是外交部。中国媒体的职能是及时"客观"地反映事态全貌,而绝非是"维护"国家利益。虽然很多数人对此难以理解,也无法接受,但这是中国媒体的唯一出路。

如果中国媒体现状持续下去,中国的媒体就只能是国家的传声筒,在国际社会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将无从谈起。中国的决策者们至今没有意识到,在舆论作业上,技术正确和政治正确同等重要。爱国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智慧。中国只有有效提升对国际认知的影响力度,中国的国际形象才会得到有效改善。过度强调"国际反华势力"是一种虚妄,而无视其存在同样是一种虚妄。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任何媒体组织本质上都只能是一种信息过滤系统;当今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国际博弈的重要战略武器之一。但这并非意味着,新闻媒体只能充当战术工具,因为那将是一条不归路,最终也将丧失其战略武器的价值。我们必须从"国家能力"的高度审视媒体的国际价值,努力提升中国设置国际议题、影响国际认知的能力。

对于目前中国的国际公关战略,据说有政府官员透露,"钱并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在国际舆论界,"不差钱"就够了吗?凤凰博客颜昌海说,"如果不尊重媒体的传播规律,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心理,……,不和国际传播体系接轨,虽然中国政府'不差钱',但即使投入10个450亿元,也只能是自娱自乐,到时候回头一看,钱打了水漂,而中国的国际软实力照例无力。"

我突然想起了"皇帝的新装"。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关战略是那件"皇帝的新装"吗?中国的某些媒体大亨和媒体专家们就是那些不敢或不能说出真相的大臣吗?而谁是那个敢于说出真相的孩子呢?一声天真的童言能引起世人的反省吗?无论如何,这些纯真善良的"孩子们"可是中国"大外宣"的救星啊。

作者系中国内地传播学者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毕研韬:影响中国形象的三大要素

一般认为,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要素是传播者(编码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接受者(解码者),而传播策略就体现在对上述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中。无可否认,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中外长期博弈的历史产物。大致说来,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三大要素是:中国的国内发展状况、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既有认知与态度,以及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

一、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中国国内发展状况在国际社会形成的镜像。虽然这种镜像是社会构建的产品,但它毕竟是中国自身现状的投射。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在信息化时代,"国际反华势力"不可能永远颠倒黑白,因为"你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长期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正因为如此,2008年海外中国留学生才拍案而起,全力捍卫中国的国际形象。法国《欧洲时报》时事撰稿人宋鲁郑先生认为,中国的强大是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核心要素之一。

但我们必须同时承认国内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西方学者高度关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从实战角度考量,介绍中国政府校正自身问题的意愿与举措,比一味宣传已经取得的成就,更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大众传媒、社会交往和亲身经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三种主要渠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彼此印证、互为参照。对于大众化议题,如果大众传媒的报道与其他渠道传播的信息相抵触,传媒的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人员交流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学者苟天来博士相信,这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大有裨益。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既有认知

传播学者发现,人们接受还是拒绝一个文本主要取决于文本信息与受众既有认知的吻合程度。人们倾向于接触、理解和记忆与自己的既有观点相吻合的信息,而那些不被受众欣赏的信息常被斥为宣传乃至谎言。

在西方,批评中国的信息很容易获得认可,而敢于公正报道中国的媒体和记者则被贴上"为中国工作"的标签。对此,苟天来博士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对方以何种态度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宋鲁郑甚至认为,西方社会是否需要中国,是决定中国国际形象正面与否的首要因素。

科学已经证实,任何社会信息系统都是过滤网。某些对中国媒体强烈不满的国人更容易相信,西方媒体是客观公正的。自己的葡萄酸,就认为别人的葡萄甜。殊不知,这是天大的误区。西方政客公开承认,如今的大多数战争是通过传媒进行的。西方学者从不讳言,当两个国家处于交战状态时,两国的媒体也往往处于交战状态。

当某国与中国的利益冲突加剧时,该国舆论就会向中国施压。同时,一个国家的公共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因此说,改善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有利于该国国家利益的实现。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从1999年起就设立了负责公共外交的副国务卿,竭力改善其国际形象。

从经济利益考量,西方媒体不敢贸然对抗公众的基本认知。顾客是上帝。因此,西方社会关于中国的"知识库"(即"共同知识")发挥着过滤和导航的作用:那些与其"知识库"相吻合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所以,传播学高度重视对目标受众的研究,传播策略的制定必须是基于科学的受众研究的。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既有认知有所差异。《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部副总监、《传媒透视》杂志执行编辑张玲玲女士的分析表明,香港市民特别在意中国政府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所以传播学强调,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策略都应有所调整。中国对外传播的科学化水平与精细化程度都亟待提升。

三、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

大致说来,中国的对外传播科学化程度不高、策略性亟待提高,大众传媒的公信度极低。

确立积极的信息公开政策。笔者曾将媒介策略分为"被动"、"主动"和"超主动"三类。"被动"的媒介策略只是消极应对舆论压力和媒介质询,"主动"的媒介策略则积极满足媒介的需要,而"超主动"的媒介策略更是试图引导媒介需求并巧妙满足它。依笔者的分析,中国的媒介策略尚界于"被动"和"主动"之间。

构建立体多元的对外传播体系。除了国家、国际组织和"超国家机构"外,准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益凸现,公共外交、舆论外交的功能不容忽视。中国留法学生李洹曾在法国巴黎万人集会上演讲,呼吁"支持北京奥运"。他事后总结说,"国家对外传播是根本,民间是主力,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是先锋,西方正直的学者是同盟"。

提升中国媒体的公信度。公信力低下是中国媒体的最大内伤,其主要原因是混淆了新闻与宣传。中国必须清除极左新闻观的流毒,扩大新闻媒体的"运行空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媒体不是宣传部,也不是外交部。中国媒体的职能是及时"客观"地反映事态全貌,而绝非是"维护"国家利益。虽然很多数人对此难以理解和接受,但这是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唯一出路。

在舆论作业上,技术正确和政治正确同等重要。爱国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智慧。我们必须从"国家能力"的高度探索媒体的战略价值,努力提升中国设置国际议题、影响国际认知的能力。那种认为只要国力提升就可无视国际舆论的极端思想,害党误国。就连美国都在运用超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巧实力",难道中国现在比美国还强大吗?

接受香港中方媒体的教训。笔者曾数次调查香港"左派"媒体的影响力。目前,那些具有中国政府背景的香港媒体依然不被香港市民接受,对香港舆论的影响微乎其微。香港电台张玲玲女士分析说,这些媒体的主要问题是报道视角不够全面平衡。"亲政府"媒体的通病是混淆新闻与宣传。

20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严厉批评香港的中方报纸:"不要你们在香港办党报!"廖承志同志要求:我们在香港的报纸"不要搞党报左报,老摆一张红面孔、一副'爱国主义'的架子";在香港"不能照搬国内三百六十天突出政治,板起面孔教训人,把报纸办成教科书,把你们自己扮成训导主任。"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对外媒体丝毫没有接受香港中资媒体的教训,我们的对外报道仍然不被当地民众(包括华侨)喜闻乐见。为改善国际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已启动国际公关战略,并将花费450亿人民币加强对外宣传。我的看法是,如果中国的新闻制度和新闻理念不能与时俱进,450亿人民币就会成为令人痛心的高额学费,甚至成为历史笑料。

认识宣传的危害。新闻与宣传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美国传播学者迈克尔・斯普劳尔说,宣传是"暗中行事。它劝服人们,看上去却好似没有这么做。"美国心理战专家理查德・克罗斯曼更为坦率:上乘的宣传看起来好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应该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为帮助公民识别与抵制宣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西方社会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了面向大众的反宣传启蒙运动。今天,西方某些中小学教材中还有识别宣传、抵制宣传的内容。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下,中国官方媒体坚持宣传立场无异于自取其辱。只有回归新闻、远离宣传,中国的新闻媒体才有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日本"中华思想研究会"会长许万领先生建议,中国的对外媒体既要多介绍"正面的、积极的、发展的消息",也不要刻意回避黑暗面。许先生建议,中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系统性。许先生还特别提到了几部曾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负面作用。显然,中国的对外传播尚缺乏系统科学的战略指引。

四、美国专家的建议

至于如何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水平,美国堂纳德・W・雷诺�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兼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博士(Kenneth
Fleming)建议,中国政府应改变传播理念,注重双向交流和传播效果。孙志刚博士提出了如下具体建议:

1. 注重受众研究,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的特征(包括信息接收习惯)。有些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虽然适合中国国情,但不能直接搬来用于海外宣传。

2. 要想获得有效的海外宣传,中国必须制订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目标。每次传播作业都必须服务于特定目标,而且事后必须评估其有效性。

3. 制定有效的媒介策略,选择组合最佳媒体手段。这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受众分析之上,必须服务于特定的传播目标。

4. 在对外传播中运用实证研究手段。如今的传播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之上,传播效果的评估也不能是空洞的感觉或蜻蜓点水式的调研。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台湾同胞写的~~~非主流游记~~~ :)

是比較偏人文,主要介紹一下交通與非觀光區的景觀~
國際火車看板---從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站可坐火車到

法國-巴黎/ 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與瑞士 BASEL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火車站裡面有巧克力店可以選購名產

比利時名產—GODIVA巧克力-1 (價格約台灣的六七折吧 ~)


比利時名產—GODIVA巧克力-2


比利時名產—GODIVA巧克力 3


火車站裡面沒有熱食的小吃店街….只有24HR 大型自動販賣機

上廁所是要收錢的…


荷蘭國鐵 (1是商務艙 2是普通艙 )

火車會停靠的車站(比利時布魯塞爾到荷蘭阿姆斯特丹)

在火車上來一杯咖啡吧~


火車一趟下來要背3-4個小時~


荷蘭國鐵員工在站前分送冰棒很棒吧~
約28-32度C而已 ~但因為歐洲人不耐熱在火車上昏倒就麻煩啦…


往阿姆斯特丹火車站的大馬路上

汽車只有一線道其餘為輕軌電車+ 腳踏車道

因為大眾捷運很方便所以很多人只有腳踏車就可以生活

鄉間的道路兩旁也是有腳踏車道
騎腳踏車也是他們六日很普遍的休閒活動


腳踏車有專門的上下樓梯坡道只要卡在旁邊就可以上下


如果是老人牽不動也是有電梯可以搭乘
(請注意 他們一般腳踏車是沒有手煞車都是腳往後採 )


只有腳踏車也是可以帶小孩


荷蘭幼稚園這樣運送小朋友~ (可能是他們的娃娃車吧)


在路邊的腳踏車停車架
通常他們的腳踏車沒有那一根駐車架

一定要卡在這上面或靠在牆邊才不會倒

大台的也是可以停…

立體停腳踏車場

很多人停…


腳踏車亂停也是有啦

荷蘭男生身高平均 185C M 所以他們腳踏車也是要兩層支架才夠高
(一般人騎腳踏車椅子約同屁股高)

離開市區後的景色…... 一整片的平地+運河
(荷蘭最高的山不超過 500公尺 所以騎腳踏車一點都不辛苦 )

要回家的牛

請小心牛

路邊的攤販是沒有人在顧的

買完後, 請自己誠實得投錢到鞋子的撲滿裡吧~

騎累了可以到MC CHERRY休息一下

保證櫻桃是現摘現賣

運河是可以釣魚的

要過運河,可坐渡船最快 (車子也可上船,要交過河費 )

風景~

休息一下~


荷蘭人口是台灣的 3/4, 土地面積是台灣的 5/4,
國民所得大約是台灣兩倍
1/3 的家庭沒有小孩
1/3 的家庭是單親家庭
2/9 的家庭有兩個小孩
剩下的是一個小孩或三個以上
50%的婦女在家中生小孩
產假有 16周
結婚與同居的權利義務相同
65 歲以上老人每個月政府發兩萬兩千一百元 (台幣計算),
看病至少要等 3~7天 ,要先預約排時間 ,不是隨到隨看 (除非很緊急 )
沒有醫師處方,在藥房只能買到維他命及止痛藥
到餐廳用餐是最近幾十年才流行的 , 而且有段時間餐館都是中國人開的
用餐很悠閒 ,一桌一個晚上通常只做一個桌次的生意,

不趕時間 (當然也不趕客人 )
用餐堅守 "各付各的 (go dutch)"的原則。
送禮一定附發票,不是要讓你知道花多少錢 ,

是讓你不滿意可以去更換 ,或方便維修。
流行二手商店 ,一年還有幾次節慶會有全國性跳蚤市場,
在荷蘭買房子貸款可以貸 120%, 因為裝璜也要花錢。
發生車禍,通常雙方車主下來握個手,換個名片就走了 ,

因為吵架不能解決問題 ,保險公司會處理。
荷蘭女王的公務車是福特,私家車是富豪,不浪費公帑
荷蘭主流媒體有不成文規定,不報醜聞 ...
地方報不用錢。
全國性大報紙星期日不出刊,讓大家休息。
大學畢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免費週報 (intermediair),
每年填一次問卷就可以一直看 ,這份報紙份量跟雜誌差不多 ,
內容精彩 ,水準很高 ,是靠廣告收入維持的。
工作者不論年資都有 23天的年假,

部份人因縮短工時代替加薪 ,可有 36天年假。

六月份會發度假費一個月 , 因為怕員工沒錢度假會影響工作情緒
很喜歡旅遊 ,平均每天有三百萬人出遊 (2001年時全國才 1600萬人 )
無法承受工作壓力也算公傷 , 許多人 (將近一百萬 )因此在家休養
荷蘭人相當幽默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 ,在學校就要輪流講笑話
荷蘭人基本上不加班 , 該度假就度假 ,
商店早上十點開門 ,下午六點關門 ,只在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內工作 ,
經濟力還是排在世界的前端
荷蘭人不相信權威 , 彼此以平輩相處 , 老闆也是直呼其名
荷蘭人少有貪污 , 因為沒有人送賄
荷蘭人會四種語言很普遍
九成的荷蘭人覺得自己很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lp save paper! Do you really need to print this email?

Dit bericht kan informatie bevatten die niet voor u is bestemd. Indien
u niet de geadresseerde bent of dit bericht abusievelijk aan u is
toegezonden, wordt u verzocht dat aan de afzender te melden en het
bericht te verwijderen. De Staat aanvaardt geen aansprakelijkheid voor
schade, van welke aard ook, die verband houdt met risico's verbonden
aan het elektronisch verzenden van berichten.

This message may contain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intended for you. If
you are not the addressee or if this message was sent to you by
mistake, you are requested to inform the sender and delete the
message. The State accepts no liability for damage of any kind
resulting from the risks inherent in the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