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星期四

信力建:世风日下的最深层原因

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中国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好像人们可以为了某种目的,不惜践踏人间的法律和现有的各种道德准则。为什么会这样,导致我们的社会风气败坏的最深层原因是什么?从人的信仰建立的角度去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大行其道。

唯物主义对整个民族的摧毁是致命的。近年有人开始反思了,但是实际上在学界和在政界,对这个问题的反思还不够。最近在香港才看到过一些《道德经》方面的探讨研究,对唯物主义进行了反思。

刘延宁(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妹妹)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宗教跟心灵的自我约束。唯物主义不能产生自律和自我约束。唯物主义,就等于我们做一道数学题,1减1等于0,1加1也等于0,这两个0是对等的,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1加1,1减1也可以?也就是说,一辈子做善事,到死后留下的还是空白,一辈子做坏事,死后也是空白。这就意味着你一辈子做坏事跟一辈子做好事结果一样,最后都归于空白。这是根据唯物主义理论逻辑推导出来结论。这个结论会造成什么问题,他会暗示社会个体可以地自己的行为不负最后责任。也就是你的行为可以不负终极责任,可能最后回避。有了终极责任的规避,整个社会群体的每个体的侥幸心理就很强。

因此,在唯物主义思潮催眠下的群体有可能导致整体沉沦到集体犯罪的地步。唯物主义思想跟是思想界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毒并不是直接攻击我们的器官,而是摧毁我们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解除了后,一个感冒就能发展成肺炎并导致死亡。唯物主义摧毁的是我们内在的道德体系,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被摧毁后,社会只能够借"他律"来维持稳定,即通过"公检法"系统的惩罚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的个体就变成:大家看着我的时候不犯罪,但只要没人看着就想犯罪。

唯物主义导致整个社会需要依靠"他律"来维持稳定和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强力监督,会导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警察,而每个人是潜在的罪犯。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良性发展呢?社会的稳定实际上是需要"自律"与"他律"两种规则。"自律"的功能愈强,"他律"所要承担的就越弱;反之若自律愈少,他律要挑的担子就会越强。古代"三王之治"下民风很好,表明了这个社会的个体"自律"很强。成语"画地为牢"就很能说明问题,约束他的不是地上的圈,而是内在的道德。"自律"愈强,民风越好,社会就越稳定,因为需要投入到"他律"的资源就越少。反之,资源投入就越来越多。

国外很多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国家里,社会秩序明显要比我们好很多。这不是说他们没有罪犯没有坏人,也有坏人。但就整体民风、守诚信方面比中国要好得多。契约精神、守信精神都是源于宗教。各大宗教建立的制约机制不同。基督教、天主教是上帝监督,故有临终观忏悔仪式,这是回应上帝审判。佛教是因果缘起,这个一环扣一环更是紧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儒家和道家后来用了鬼神监督的机制。

佛教的主线是因果缘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紧密相扣。曾国藩是正统的儒家思想出身。但他在家书中经常和弟弟讲,我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都要跟鬼神对验,有的时候虽然他表面工作做得很好,但内心不对,能骗倒所有人,但骗不了鬼神。所以说,中国古代维系自律精神的是鬼神监督。而基督教、天主教是上帝监督;佛教是因果缘起。佛教的因果关系同样可以适用到自然科学中。物理化学作用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比如水在一个大气压下加热,到100度时就沸腾。那是加热的因导致沸腾的果。由此,我们又利用因果来利用科学技术,比如汽油燃烧产生动力,然后推动车往前进,所以可以利用汽油发动机完成路程。

现实社会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物理化学世界的因果关系,但是在心灵世界人们经常否认它。可实际上,心灵世界的因果跟物理化学世界因果一模一样,且心灵世界的因果更快速、更微细、更庞大,构建了我们整个生命状态的所有顺境和逆境,但很少的人知道这个。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因读《易》的原因是碰触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说:五十以读《易》而知天命。但是《易》对因果关系的果阐述得多,对因也有阐述,但少。孔子非常刻苦,韦编三绝,所以五十岁他就知天命,也就是说,他对因果缘起的道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读《易》,大家都很重视
"读《易》而知天命"。每个人都想知天命,这是很好的想法。但往往忽视了特别重要的另外一句话,"吾五十因读《易》而无大过"。即,五十岁因为读了《周易》,行为就没有大的过失了。联系起来,就是说能看见因果缘起道理的人,那么他就会非常谨慎自己的言行,就能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不管是从儒家还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评判孔子,他一辈子的修行确实是很好的。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确实修行不简单。就必须把善心培养得非常沉厚,切断不善的东西才有可能做到。佛教让大家明白因果缘起的道理,人知道了这种道理,就如同孔子一样,会很注意自己的言行而成为圣德。即使没有人都看着我,我也遵守规矩。

别人都说德国人特别守规矩到了刻板的程度,以致闹了"笑话"。有一回红灯坏了,一个晚上亮红灯,结果他在那里等了一个晚上。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表明了一种非常强的自律、自我约束精神,也充分显示了德国民族令人敬畏民族精神。循规蹈矩人,不会吃亏。自律的民族,也不会吃亏。德国才八千万人,三个上海,但是我们的经济今年才赶超他们。十三亿跟八千万。在欧美国家里,对规矩的遵守是来源于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的政党联盟党就是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那这些国家的元首的政策有宗教背景,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即使是发展经济,也不尽是为了赚取巨额财富,以现代的标准衡量就是GDP。

反观我们的社会。首先,我们的社会没有更宽的宗教背景支撑。我们积累了很多财富,生活比之前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依然像穷苦的时候一样痛苦,同样受挤压。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这个13亿人的社会缺乏一个更为宽大的信仰平台支撑,没有比生命更宽的信仰。没有信仰,对社会来说会导致紊乱,对个人来说会导致晚年凄惨。

其次,由于信仰缺乏,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很迷茫,而且在不断重复,并导致社会紊乱。青年时代,体力和精力都处于优势状态,忙得不得了,但不知道自己忙写什么,也找不到答案。我们总是想到明天还有很多事,得继续忙。生活状态就变成:30岁到40岁,重复20岁到30岁的生活;40岁到50岁,又重复30岁到40岁的生活;50岁到60岁,又重复前面10年的生活----生活变成了简单的重复。简单重复会导致乏味,然后人就会想很多违反道德的刺激,于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就产生了----破坏家庭的、吸毒的,各种各样的不良刺激,最终这个社会因犯罪率增加导致紊乱。最后,这个社会由于缺乏精神的依靠,而走向物质追求的另外一个极端,因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杜林:中国经济数据自相矛盾

中国政府公布的很多经济数字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质疑,认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尽管最近的很多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但是中国领导人却不断警告说经济发展并不稳定。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说,虽然中国推出的应对危机的政策已经取得成效,但中国经济企稳的趋势仍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温家宝同时警告,不应忽视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风险,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防范准备。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和相对快速增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似乎并没有反映形势的严峻。就在温家宝讲话的第二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八月份全国零售额年比增加15.4%,超过了八月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2009年上半年的零售额也比去年同期增长15%。

**政府统计与实际情况不符**

可实际情况完全不像官方公布的数据那么乐观。大型零售商国美电器报告说,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18%;苏宁电器也说,上半年零售只增加5.5%;大型百货公司茂业国际控股上半年销售同比只增长6.6%;中国最大的百货运营商-百盛商业集团的零售额增长10.3%,也远远低于政府公布的全国平均水平;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同店销售今年上半年则下降了1.7%,而公司半年零售额在2007年曾上升了21.2%,2005年的增幅是31.4%。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亚洲时报说,这些零售巨头报告的业绩是在政府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之后,而且都已经推出消费礼券等多种促销措施,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政府统计数字是否反映
零售业的实际情况,国内消费是否真的大幅增加。

**国家统计局承认零售统计缺陷,却一意孤行**

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研究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多次对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提出批评。针对中国的零售统计,史剑道说告诉美国之音说:"他们知道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他们知道这个方法无法反映国美电器等公司的真实情况,但是他们继续这样做。问题是,他们使用中国消费的传统统计方法,就是零售。他们知道零售数据有误,零售数据也的确存在错误。"

密切追踪中国经济运行的美国《中国股票文摘》(China Stock Digest)总裁崔杰明(Jim
Trippon)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政府对出口下降对中国商业的冲击还没有做出准确的估计,也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国需要修正统计数据,才能反映实际情况。

崔杰明说:"你可能看到中国地方消费支出在增长,但很多零售公司,如果出口销售下降超过国内消费增长的话,他们的盈利就实际下降。"

温家宝近日承认,中国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因为全球经济前景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内需方面,由于部分行业和企业仍处于困境,所以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政府出台的一些经济刺激政策成效将会慢慢减少,而那些致力于长期成效的政策则,美国之音新闻
,美国之音报导,中文部报导,中文部新闻,VOA 需要一段时间。

**经济须转向更依赖国内市场**

美国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经济首席研究员康索那利(Nicholas
Consonery)说,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确实是零售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能体现社会消费的实际增加。在商业出口严重下滑之际,如何提高内需将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这正是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担心的地方。中国经济应该从依赖政府开支阶段向更加依赖国内市场的阶段进行转移。

康索那利说:"政府采购包含在零售计算之中,如果属实,那政府开支当然会刺激零售的增加,所以你继续从中国主要零售商那里得到一些悲观的报告。"

《中国股票文摘》总裁崔杰明指出,中国经济体庞大,所以该公司在分析中国市场和经济运行情况时,除了参考官方统计外,还使用高盛等金融机构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得出相对准确的评估。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叶檀:三因素导致市场震荡加剧风险加大

第一,在融资与再融资上玩火,导致市场风险大增。

贪婪之胃与做大资产池以控制资产泡沫的调控手段一拍即合,拟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资金胃口大开,正在疾行军。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20日,上市公司再融资额高达1810多亿元,而且这一数字仅包括已经公布实施和股东大会通过拟实施的公司。京东方A以120.00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圈钱"榜首,万科A以112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其次。名单可以拎出一串,武钢股份拟融资120亿元计划、招商银行拟融资不超过180亿元、中国铝业拟募集不超过100亿元等,中国企业的融资饥渴症随时可以发作,银行为补充资本金以扩大贷款能力,企业为跑马圈地增强垄断地位,再不济,也可以夺一块地王长长自己的志气,灭灭他人的威风。

9月21日中国中冶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致辞时表示,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推出更多的优秀公司进入上市公司行列"。截止2008年,中央企业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有244家,境外上市有81家,中央企业80%的资产集中在上市公司。石油、冶金、煤炭、电信、银行等行业的央企实现了主体资产的整体上市。更多的央企在A股市场上市,这话听着让投资者背后凉风嗖嗖,恐怕今后投资者会对市场像是对投资者的恫吓,看看大盘股的走势,恐怕不会对形势过于乐观。而如三一重工等民企上市公司正在玩着资产高买低卖、损害投资者的游戏。

第二,创业板上市遭遇的质疑冲击投资者的信心,券商直投业务应该受到质疑。

紧锣密鼓的创业板摆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架势,业绩进中小板也绰绰有余,事实上,很多企业有过闯中小板的努力,只不过创业板通道更顺畅才进入创业板。不要说首批过会的7家企业,就是第二、第三批过会的6家和5家企业,除西安宝德自动化未达到中小板上市的3年累计盈利不低于3000万元标准外,其他均达到该标准而且是远远超过。同时,创业板发展模式未出生已现老态,首批7家公司除乐普医疗与神州泰岳之外,其他5家都属于制造业领域或依附其中,属于传统领域里的新盈利模式。

有投资者指责创业板首批通过的神州泰岳,去年7.14发审被"毙",今年换了个承销商,从"没落"的东方证券换成了豪华的"中信证券",卷土重来成绩斐然,神州泰岳还下了血本,今年5月18日给两家法人股东汇金利方和金石投资增资,后者是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金石投资,持有210万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2152%。

券商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中信证券直投业务项目储备丰富、规模最大。中信证券主要的直接投资业务由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运作,其直投业务目前已经投资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信房地产、北京昊华能源、中油金鸿天然气、广西丰林木业、贵州开磷等,投资的昊华能源正在实施登陆A股计划(非创业板)。此外,中信投资设立和参与管理的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较大,预计不久也将进入实际投资阶段。招商证券投行部总经理谢继军表示,"我们也做了直投业务,以后会申报上创业板。"

券商直投,自己保荐上市,真是一条龙的利益回收链条。只是证监会一直在关注关联交易,如此密切的关联,如此明显的利益,不知证监会如何处理?

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正在受到无形之手的调控。

为了扼制美元的疲软走势,金价受到抑制。9月18号,IMF执行董事会同意,或直接向中央银行或其他政府机构出售403.3吨的黄金(占其黄金储备的1/8),或通过市场逐步出售这些黄金,现值约130亿美元。虽然从长期来看,难以扭转美元颓势,但短期对美元有支撑作用,近期美元略有企稳,而黄金从千元高位下落。IMF屡次声明售金,屡次忽悠世人,不管此次是否真的售金,IMF每次表态出售黄金,都是全球资金与美元处于涨跌关键时刻。美元信用上升有助于美国顺利出售国债,而美元下跌则使美国还债压力大减。从黄金与美元的价格进而左右全球商品与股票市场的基本格局。由于在IMF的重大决策中,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很难想像IMF可以不经过美国的首肯而独自行事。

目前市场存款活期化,基金源源不断发行,公众手中的真金白银全都成为资本市场的弹药,而融资与再融资的迫不及待,让人闻到了只争朝夕的不良气息。

通胀是大趋势,不等于市场不会大回调,不会大震荡。

注:资本游戏在唱一首歌,郑钧的《赤裸裸》。从权证到创业板,中信证券这些公司,占尽先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叶檀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叶檀:房价疯涨是实体经济开始没落的标志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目前国内住房总价值可能超过90万亿元,也就是超出GDP近200%。而城市居民需要花掉近22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我们要对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保持足够的警惕。

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中,还没有一种模式的成功是靠房地产撬动的。相反,在房价到达疯狂之巅时,往往意味着某种模式的失败。如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和次贷危机之前的美国。

房地产不具备引领经济整体向上的创新能力。是的,我们可以建低能耗住宅,可以建高科技住宅,但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生类似于互联网革命式的住宅革命,将住宅领域的经济效率提升推进至每个行业、每个领域,而以往的蒸汽机、火车、电报、石油等都起到了与互联网相似的作用。

恰恰相反,房地产高涨之时说明产业高峰期已过,企业创新能力处于低谷。美国1929年之前经历了数十年的创新高峰期,后期楼市大涨,到1929年股市崩溃,楼市崩溃在1932年,引发股市雪崩。下移80年,到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崩溃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疯狂,最后激发出让所有人震惊的次贷危机。日本同样如此,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挖掘殆尽,而日本国民的生活也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走入均衡,此时,由于币值原因,日本资产泡沫疯涨而后崩溃,消灭了日本多余的货币。

疯狂的房地产市场是货币失衡的产物。如格林斯潘所说,货币自从上世纪70年代脱离黄金之锚后就开始走向泡沫之路,早在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就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不是体现在次级债领域,就是体现在外汇市场,总要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

房地产就是最好的泄洪口。房地产兼具消费与投资双重功能,可以吸引消费与投资两方面的资金,吸引的资金量足够多。而《中国证券报》统计出的国内住房总价值可能超过90万亿元,这样的计算即便不失误,也不算太准确。因为GDP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而房地产的财富大部分人是不能兑现的。

还是以日本为例。1990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为2400万亿日元,而美国全国的土地资产额约为600万亿日元,日本是美国的4倍,但日本财富不可能等于美国的4倍。从1985年到1990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大阪的上涨幅度更大,商业用地上涨了3.9倍,住宅用地上涨了3倍。出租市场不可能弥补如此高的房价,当利率稍有上升,市场开始恐慌,当更多的投资客要求兑现时,市场崩溃。

日本房地产市场大幅上升是低息政策与美国威逼日元升值的结果,这导致日本国内货币发行量过大,长期扭曲的货币度量之下,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反映的是日元在国内贬值。市场准确地反映出了这一印像。

实体经济的提升,来自于企业效率的提高,来自于稳定的货币市场,而不能系于投资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疯狂是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实体经济的复苏还有待努力。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叶檀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郎咸平:只有“第四驾马车”才能拉动中国经济

  这是我的新书《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的序言,本书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消费品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类:民生必需品、一般消费品和奢侈品。经济萧条到底会对消费品产生什么冲击呢?如果你平常的饭量是两碗饭,即使经济萧条导致你的收入下降,你还是要吃两碗饭;反之,即使你收入上升,你也还是吃两碗饭,不可能吃五碗。所以对于民生必需品来说,萧条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小的。因此我们只讨论一般消费品和奢侈品。
  一般消费品
  按照经济理论,如果经济萧条导致你的收入下降n%,那么你对于非民生必需品的一般消费品,例如帽子、袜子、家电等的消费将下跌n%以内。可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每种产品的需求在萧条时期都会有所不同。消费者购买产品将更有针对性。简单地讲,由于经济萧条的冲击,大家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待在家里,就会更多地使用在家里用的产品,例如速冻水饺、方便面、上网卡、游戏软件、网络游戏、保险套、婴儿用品等等,这是第六章将要讨论的内容。虽然消费者在萧条时期收入下降了,但他们不会简单地选择便宜的产品,而是更倾向于使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因此这些产品反而会逆市增长,这种现象就叫做"口红效应"。第七章到第九章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口红效应"。
  第六章所讨论的娱乐业是"因祸得福"的一个产业。到了大萧条时期,物质条件全面恶化,因此只有寻求心灵的安慰。那么,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你心灵的需求呢?那就是娱乐。2009年,小沈阳突然火了,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在萧条时期竟然接受了所谓的民俗文化艺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美国,伟大的明星、导演、电影公司和电影都是在大萧条时期才会出现。因为社会大众需要心灵的寄托,于是有了需求。由于资本家的资金在萧条时期特别紧张,只有好片子才能找到投资人,因此迫使导演和制片人拼命拍出好电影,于是有了供给。供需配合之下,于是产生了新的娱乐经济学。在萧条时期,与吃喝玩乐相关的行业应该是一个亮点。但是娱乐行业一定会好吗?不一定。"口红效应"将会是萧条时期的主导,只有了解"口红效应"才能在萧条时期创造佳绩。
  在萧条时期,一般消费品的需求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第七章通过对白酒行业的分析,印证"口红效应"的发生。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高端白酒销售额下跌10%,而中低端白酒增长5%~15%。这就是口红现象。不仅仅是白酒,日化产品、食品等消费品都受到了"口红效应"的冲击。"口红效应"不是简单地买便宜货,而是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高性价比的产品。我们过去对于性价比(性价比1)的理解是:

  性价比1 =外观+性能+ 价格

  第七章提出一个新的思维:"行业本质"是构成性价比(性价比2)的重要元素。通过把握"行业本质"就能提高性价比,在萧条时期突围而出。

  性价比2=外观+性能+行业本质价格

  广告的目的是什么?打品牌知名度?还是打企业知名度?其实都不是。广告的真正目的是打产品的行业本质精神。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广告打出行业本质的精神就能大幅度提高性价比2。第八章以运动产品和白酒为例,讨论如何通过广告将产品的行业本质精神传达给消费者。企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大幅提高性价比2,有利于企业在萧条时期的突围。
  餐厅在经济萧条时期的表现也凸显了"口红效应"。很多高档餐厅在冲击之下,纷纷通过口味多元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改进用餐环境来吸引顾客。那么,消费者选择一家餐厅的理由是什么,是口味、服务还是环境?其实都不是。第九章提出一个新的思维:餐厅的性价比不只是口味、环境和服务除以价格(性价比3)这么简单,还包括餐厅的行业本质(性价比4)----无形的体验。

  性价比3=口味+环境+服务价格

  性价比4=口味+环境 +服务 +行业本质价格

  奢侈品
  按照经济理论,如果经济萧条导致你的收入下降n%,那么你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会大幅减少,幅度超过n%。但是中国这次所面临的经济萧条有一个特点,由于企业家所面临的两大困境没有解决,因此大量制造业的资金会流入奢侈品市场,于是在全球市场奢侈品消费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的奢侈品市场竟出现了异常回暖现象。
  为了提高性价比2,以应付经济萧条,我们需要把握行业本质。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直接收购那些性价比高的品牌呢?中国制造贴牌的意大利名牌价格是国产品牌的几十倍,于是我们就认为应该打品牌战略,只有掌握了品牌才能提高利润,而这个思维几乎主导了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战略思维。其实这个思维本身就是错的。这些知名品牌之所以能卖这么高的价钱,而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是因为这些品牌通过广告打出行业本质的精神之后,性价比2得到了大幅提高。第十章以普拉达和安娜苏这两个品牌为例,看世界知名品牌如何通过广告突出行业本质精神,从而大幅提高性价比2。如果不理解这些品牌背后的行业本质精神,就算收购品牌也难以成功。
  与普拉达和安娜苏等品牌相比,极致奢侈品----例如世界顶级珠宝就不是靠广告打出行业本质提高性价比2那么简单了,而是要靠历史积累的记忆,让行业本质沉淀在消费者的心中。它们不能像一些意大利服装品牌一样在中国贴牌生产,因为就连制作的工艺都是历史积累的记忆。第十一章以卡地亚为例,分析了极致奢侈品的这一特质。卡地亚的每一件作品讲述的都是一个传奇故事。假如面前有这样三个戒指:第一个是卡地亚豹造型钻戒,第二个是一块大钻石,第三个是一个纯金的大戒指。你要选择其中一个戒指送给老婆的话,你会选哪一个?按道理来说,大钻石的性价比1肯定比卡地亚高,而纯金的大戒指性价比1说不定更高。可是,10年以后你老婆肯定只会记住性价比1最低的卡地亚。因为那不仅是绝世的珠宝,还铭刻着一个传奇的故事,而且由这个名人的故事还能重温自己的记忆。经济萧条使它的亮点暗淡,但却无损它与生俱来的历史传承,而这个历史传承的记忆竟然吸引了我国的大量制造业资金进入这个市场。
  萧条时期,你的收入下降了,LV(路易威登)的包包可以少买一个,可是袜子该买还得买。所以,像LV这样的奢侈品应该卖不动了吧?的确,世界范围内是这样,奢侈品销售大跌。以LV为例,珠宝的销售额下跌41%,葡萄酒与烈酒下跌22%,香水化妆品下跌11%。但在中国呢?以广州友谊商店为例,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一线珠宝、手表等品牌增长率超过15%,其中价值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名牌手表增长率超过90%。奇怪的是,中低价的奢侈品销售额则暴跌了30%。这说明什么呢?第十二章告诉我们,在萧条时期,奢侈品大幅度打折,使得它们的性价比2超过了二、三线品牌,从而造成一线品牌热销,而二线品牌暴跌的现象。
  ZARA则走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它不通过广告打行业本质以提高性价比2,它甚至根本不做广告,而是回归最传统的性价比1,通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外观时尚度,提高了传统的性价比1,从而在萧条时期异军突起。第十三章将为我们展示ZARA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经济何时见底,而是见底之后怎么拉起来。我们过去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政府支出现在似乎都不灵了,经济有可能陷入停滞发展的危机,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7.37万亿银行信贷和国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将有可能导致我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产业链高效整合将可以成为"第四驾马车",带领我们摆脱滞胀。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是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很多人以为否,我的工作室同事特地选出一部分好书让我推荐,我再从中挑选,如果有好书,会给我的读者推荐两三本)
  第一本,辜朝明写的《大衰退》,这是一个不卖克鲁格曼账的华裔经济学家,我很喜欢他的个性,其中有三个主要概念值得关注:1、关于经济运行周期阳态与阴态概念,这是凯恩斯都没搞明白的;2、资产负载表衰退理论;3、政府与企业的作为。
  第二本,批评美国的约翰?塔伯特写的《大拯救:如何拯救一场全球金融大瘟疫》,其中值得关注的概念:1、美国鼓吹小政府、少规制,从而实现低赋税、高发展到今日美国面临的高支出、高赋税、大政府;2、美国瘟疫如何通过四种途径蔓延到全世界;3、大众如何从危机中获得哲学上启示。
  第三本,《大变革:诺奖得主与500强激辩巨变时代的美国与世界》,看看美国佬自己怎么说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可取之处)

2009/9/10 参考消息 <go2group@gmail.com>
>
>   这是我的新书《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的序言,该书将在9月底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
>
>
>
>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
>
>
>
> 中国经济的危机是什么(一)
>
> via 郎咸平官方博客 by 郎咸平 on 9/10/09
>
>   这是我的新书《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的序言,该书将在9月底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   萧条经济的本质并不是各位读者心中所想的百业萧条、哀鸿遍野、遍地失业那么简单。相反,萧条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但是这些机会并非俯拾皆是,而是汇集成了一些特殊的亮点,等待有心人去发掘。
>   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很迷茫?好像经济发展不好了,股市跌了,楼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难了,这是为什么呢?别人告诉你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你觉得可能是吧或者应该是吧。然而,半年下来美国的危机没结束,你却发现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房价慢慢涨起来了。股市从2008年的年底开始连续涨了几个月,可是你是不是越涨越发慌呢?为什么发慌?因为到了2009年8月份,股市、房市和车市好像又欲振乏力了。你发现经济好像并没有真的好转,危机好像过去了,可是往日的繁荣也离你远去了。这个萧条经济究竟怎么了?
>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先了解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因此在本书第一章,我们先来谈一谈中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制造业危机。这个危机来源于两个困境,第一个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是产能过剩。第一个困境基本上和金融海啸无关,但金融海啸冲击到了第二个困境----产能过剩。我们过去通过对美国的出口消化掉了这部分产能过剩,但是金融海啸冲击了我们的出口,导致产能过剩危机显现。
>   第二章指出,我们对美国的出口是为了满足美国人的泡沫消费。什么叫泡沫消费?只要是借钱消费就叫做泡沫消费。我们过去繁荣的重要基础是出口,主要出口给美国。可是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美国人的泡沫消费爆破了。泡沫消费的形成非常复杂,与华尔街的操纵息息相关。第二章就探讨在华尔街的操纵之下,泡沫消费是如何形成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
>   我们的企业家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个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是产能过剩。而本书的重点就是在这两个困境之中寻找亮点。
>   首先我想谈一下虚拟经济。虽然经济不可能迅速逆转向好,但是在第一章所谈到的两个困境之下,股市和楼市等虚拟市场的机会还是有的。而且在美国政府的强势介入下,黄金和欧元的走势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如何把握危机时期虚拟市场仅存的机遇是第二部分的亮点。
>
>   (如果你想要完整了解金融危机,最好看看我2008年后出的一些列图书,当然,如果要我跟你推荐几本的话,可以看看辜朝明写的《大衰退》,这是一个不卖克鲁格曼账的华裔经济学家,我很喜欢他的个性。还有就是大骂美国的约翰?塔伯特写的《大拯救》和最近出版的《大变革:诺奖得主与500强激辩巨变时代的美国与世界》,其他人的书就不要看了,浪费时间)
>
>
>
>
>
>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 Subscribe to 郎咸平官方博客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

--
鹅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鹅不是老大,天才是老大
您无所不谈,鹅也不例外
鹅是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janadabc.blogspot.com
墙内请用谷歌阅读器订阅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刘罡:美国和美元的鸡蛋关系


报专栏作家Mark Gongloff先生在《假如美元输了,谁又会赢?》一文中指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外国政府绝对有理由来支撑美元。换句话说,美元只要不丧失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想让它持续下跌真的不容易。要想科学地解释这一点,当然需要对国际资本流动情况作精密的分析。本文只是笔者的一个通俗解读。

美元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的美元流出量必须持续超过美元流入量才行。以往,鉴于美国私营和公共部门的低储蓄率,美国一直是资金的净流入国。为了保持美元的净流出,美国只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逆差。而在美联储维持审慎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只能靠政府举债来填补,因此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是一对连体儿,无法单独消除其中的一个。要想在美联储维持审慎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保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只能靠美国政府常年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大举支出。表面上这造就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快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实际上却是美国经济在透支子孙后代的繁荣。这条路当然不可能无限期走下去,于是爆发了因美国住房市场崩盘而引发的本轮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显著降低,而美国的投资避风港地位又导致全球资金继续大量流入美国,如此一来其他国家岂不要闹"美元荒"吗?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势必受到威胁。别急,美联储"恰好"在此时及时调转船头,开始实施激进的货币政策,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低成本资金。于是,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又转危为安:美元取代日圆成为融资套利交易中最热门的借入货币,投资者借入低成本美元,将其兑换成其他货币后投入海外高收益率资产,从而保证了美元能继续源源不断净流入其他国家手中。

可以说,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要先从其他国家借入美元,然而才能以贸易逆差的形式向外输出美元,形像点说,就是先借来蛋,鸡才能下蛋;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改为直接印钞票向海外撒美元,这回是鸡直接下蛋了。如此说来,美国此前几十年岂不是白走了许多冤枉路?但要知道,美国保持当前这种"直接下蛋法"需要有两个前提:美国利率持续保持在极低水平以及美国保持其刺激性财政政策。一旦全球经济回暖,美国势必要上调利率并逐步退出刺激性财政政策,届时美元将不再是融资套利交易中的最热门借入货币,美国的"直接下蛋法"将难以为继。

综上所述,只要美国经济增长能继续快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不管是否透支子孙的繁荣),或是全球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美国都能保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而在美国为维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必须持续加大财政开支的现实情况下,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又很难低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也就是说,美国要维持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必须让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而其他国家为了不让手中储备的美元成为废纸,又必须通过投资美元资产来帮助美国实现比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更高的增长速度。在这里,美国经济就是鸡,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是蛋,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为了"保蛋",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喂鸡",这就是美元难以持续下跌的真正原因。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zt传开宝马故意撞死人的女人被做掉了!

数年前在中国某市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宝马车撞人案,大家都听说过吧?当时一农妇驾农用车进城卖菜,不小心刮到了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宝马车女车主s下车后即对农妇进行侮辱、谩骂,双方继而发生口角。s女暴怒之下,抛了句:"你信不信我开车撞死你?!"随后便跳上宝马车,猛踩油门向着该农妇及部份围观群众撞去,造成该农妇当场死亡,另有12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此后s女扔下宝马车,和一行同伴扬长而去。

因为s女在当地有极深的权势背景,这样一起性质恶劣的故意伤害案件最后仅以交通肇事的罪名提起公诉,而s女仅被判处2年徒刑,缓期
3年!更有甚者,s女在撞死农妇之后,甚至没有在看守所里被羁押过一天!因为"在看守所内无法睡眠"这样的理由,她在羁押当天就办理了保外就医。

此案判决之后,该女便移居到了A市,试图藉此来躲避周围舆论的压力。

当年该判决出来之后,网络一片哗然。对于如此践踏公正的判罚,网民们虽敢怒敢言,但却无计可施。谁让咱们人微言轻呢?当时每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会义愤填膺,恨不能亲手把这个恶魔般的女人送入地狱吧?不过想归想,又有谁真的有能力,有胆量去把这样的想法付诸实施呢?

令人意味而又大呼"痛快!"的是:真的有人出手了!数年之后,一个网名为"Eumendies"的神秘杀手追踪到A市,将s女杀死在该市最繁华的市民广场上。在杀人之前,这个Eumendies还分别给警方和s女寄送了一份"死亡通知单",明确他杀人的意图就是要清算s女当年开车恶意撞人的血债。

有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出来混,总是要还的!s女犯下的罪恶即是如此。当年如果她能够接受法律公正的判决,也不致于后来惨死在他乡吧?只可惜现在仍有很多人凭着手里有点钱,或者家中有点权势,就敢胡作非为,无视道德准则,甚至肆意地践踏法律。我在这里奉劝他们:路不平,总有人铲!事不平,总有人管!等哪天你也收到Eumendies寄来的"死亡通知单",哭也都来不及了!!!

详细经过:

导读:一起宝马车恶意撞人致死案件,因肇事者得到的处罚畸轻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数年之后,肇事者韩少虹却在千里之外的A市被神秘的杀手割喉而死。

本文的主人翁韩少虹曾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出生在官宦人家,资产殷实,权势凌人。然而2003年的一天上午,一起不期而遇的意外事件却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1、惊心:宝马车连撞13人

这件事情最初的经过当年曾是路人皆知的新闻:

2003年10月16日上午10点左右,小霞的父母(陈天谯、邓美芳)驾驶着满载大葱的农用车行驶到H市人才市场门前。为了躲避从对面驶过来的面包车,陈将农用车的方向盘向右打了一下。没想到却与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刮在一起(固定大葱用的绳子套在宝马车的倒车镜上)。但陈天谯夫妇并没有察觉,继续开车前行,宝马车则被农用车拖出约1.5米左右。此时坐在宝马车内的韩少虹姐妹立即下车拦住陈天谯夫妇。

陈天谯后来向《H市晨报》回忆悲惨一幕时说:"......两个打扮得很时髦的女人走过来,年龄一个在30岁左右,另一个看上去40多岁。她俩不由分说,抡起皮包就向我和美芳打来,边打边骂
'×××,你把面包车刮了才几个钱,刮我的宝马你赔得起吗?'我们忍不住回了几句嘴,年轻的女人(韩少虹)就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信不信我开车撞死你!'
后来在围观群众的劝解下,她们不再打骂了,让我们卸葱,想把倒车镜闪出来。我和媳妇连忙照办。卸完葱后,两个女人就上车了......没有想到,起车之后,她的车竟向前猛冲,第一个就把我媳妇碾倒在车下,而后又向看热闹的人群冲去......"

王平是事发时现场目击者之一。他说,当时他听见激烈的吵闹声。韩少虹向陈天谯夫妇破口大骂:"×××,你傻×呀,刮车了你还往前走。"王平看到,宝马车的倒车镜与大葱刮在一块儿,车身擦上葱绿色。当王平认为,几捆大葱不至于将车刮坏。围观群众也对韩的辱骂不满,劝解道:刮坏车你该报警就报警,该私了就私了,骂人能解决啥问题?

见大家都在指责自己,韩少虹当时不说话了,但她明显非常生气。当陈天谯夫妇卸完葱后,韩少虹嘴里嘟囔了一句:"你信不信我撞死你们。"然后她就上了车。

"我眼看着车子稍稍向后倒了一点,然后向前飞快驶去,宝马车在人身上颠簸着。"王平心里咯登一下:妈呀,出大事了!
"只见接连被撞倒的十二三个人在地上哇哇乱叫,直打滚儿,就跟杀完的小鸡似的,直扑棱。"王平说,邓美芳躺在路上的一个小坑里,她当时就死了,脑袋都扁了。幸亏陈天谯离得远,否则,也得被撞死。
宝马车连续撞人后又撞到路边的大树上,这时才停了下来。水箱破了,一只轮胎卡在路基上也爆了。此时车下还有人,围观群众将车抬起来,才将人从车下拽出来。此事共造成一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受伤。

2、无奈:肇事者仅判缓刑

韩少虹在闯下这番大祸之后,很快就被警方控制了起来。与此同时,这起撞人事件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被吵得沸沸扬扬。得知事件经过的人们无不义愤填膺,尤其在网络上,更是响起了一片"杀"声。大家都觉得,韩少虹在宝马车被轻微刮蹭的情况下,先是恶语伤人,而后又口出威胁之言,直到她最终开车撞人,这一系列事件有着清晰的关联。她的行为已与故意杀人无异。

面对如此沸反的民愤,韩少虹也感到害怕了,在这个时候,她只能寄望于显赫的身世能够保护自己渡过此难。
韩少虹的家人也的确开始活动了。他们先是给这个女人办理了保外就医,免得她在号子里受苦。然后他们又找到各方人士研究对策。一番运作之后,最终法院给出了一个令世人倍感意外的判决结果:被告人韩少虹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庭审中,韩少虹辩称,自己虽然很早便获得机动车驾驶执照,但并未参加过机动车驾驶理论学习,这辆宝马吉普车她是第2次开上道,对车的性能并不熟悉。当日她本是想倒车,不想车却向前冲去,连撞13人后,直撞到大树上才停下。当审判长询问她是否会用手刹车时,韩少虹表示不会使用。

这些辩词被法庭采纳,并据此对韩少虹进行了从轻处罚。


3、愤慨:公众质疑连绵不息

上述判决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声。而某杜姓法律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以下疑点:

质疑一:12位证人没有到庭

据录像资料显示,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共出具12份证人证言,无一人当庭作证。杜认为,目击证人的证言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查,要当庭对证。

质疑二:韩少虹是不是故意杀人?

警方的分析是"韩当时确实比较生气,但她对周围的12名群众没有任何利害冲突,所以从这一点看,韩没有故意撞人的动机。"

杜指出,12名无辜被害人受伤是由于汽车高速行驶后产生的巨大惯性导致的,即使能证明韩少虹没有故意撞那12个人的动机,但并不能证明其没有故意撞邓美芳的心理活动。

更加关键的是,外界对肇事者撞人动机的怀疑源于一个有待澄清的事实:韩少虹在上车前说了什么?而有事发者称,韩少虹上车前嘴里"嘟囔"的是:信不信我敢撞死你。

质疑三:韩到底会不会开车

按照交警部门的鉴定结果,韩少虹在事发当时有两个错误的操作。一是挂错了挡;二是,她的右脚从刹车踏板上抬起,踩向了油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慌乱"。但宝马公司的技术人员认为,一般情况下,车辆启动时,大部份驾驶员的右脚会在挂挡之后继续留在刹车踏板上,而不会移动到油门位置。发生误挂挡位,车辆突然提速冲出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如果是发生在一个常开车的老司机身上,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韩少虹所持的驾驶证是1997年核发的,驾龄应该是六年。在交警部门最初的询问中,韩少虹的回答是"经常开车"。而在法庭上,韩说她不会开车。

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韩少虹虽然被轻判缓刑,但是正常的生活也被打乱。半年之后,她离开了H市,迁居到千里之外的A市,试图籍此摆脱人们的视线,亦即摆脱舆论带给她的巨大压力。

4、意外:他乡突遇死亡威胁

韩少虹来到A市之后,因为当地并没有人认识她,她的生活的确慢慢地归于平静。可没想到在数年之后的8月22日,她却忽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发信人自称
Eumendies。这个人在信中宣称:因为韩少虹数年前开车撞人的行为涉嫌故意杀人,而法律并没有对此进行公正的裁决。应广大网友的呼声,他以公正代言人的身份宣判韩少虹死刑,并且会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23日执行这一判决。

很显然,这是一封死亡威胁信。韩少虹立刻报了警。不久之后,市刑警队和特警队的警官就先后到来,他们共同为韩少虹设计了一套非常严密的保卫计划。

得到警察的保护之后,韩少虹便定下心来。事实上,自从她开宝马车撞死人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威胁了。尤其是她还在H市的时候,经常会有人给她发邮件,打匿名电话进行辱骂和恐吓。直到她搬到A市之后,这样的情况才没有继续发生。

韩少虹觉得这次肯定是有人泄露了自己的行踪,所以才有无聊的人跟过来恐吓。她决定先应付一阵看看,实在不行的话,就再换一个城市居住。反正她有的是钱,不怕折腾。

5、骇然:杀手闹市割喉夺命!

8月23日这天,韩少虹仍然按照以往的生活习惯,早上八点起床,然后乘坐一辆红色的宝马车前往公司。迁居到A市后,韩少虹便投资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经过四五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收入颇丰。外贸公司所在的德业大厦位于闹市区的市民广场东南角,而韩少虹每天都会把这辆宝马车停放在大厦门外的停车场中。

A市特警队的队长假扮成韩少虹的司机,当宝马车停好之后,他便一路守护着韩少虹进入大厦。同时停车场内还安排了警方的诸多便衣。大厦内也是如此,警方的便衣伪装成保安、保洁员甚至是公司白领,全方位的保卫着韩少虹的安全。

韩少虹就这样在大厦里一直呆到了下午四点钟,这时她准备下班回家了。仍然和来的时候一样,由特警队长保护她穿过大厦前面的停车场。

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意外却突然发生了:当时从停车场外的不同方向上,突然冲进来十多个瘦小的男子,他们全都直奔韩少虹而来。警方的便衣立刻出手拦截这些男子,大部份男子没跑几步就被扑到在地上。只有三个人冲到了停车场里,不过特警队长把韩少虹挡在身后,那三个人根本没法靠近。

韩少虹感到很害怕。这时她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便衣站在安全的地方向自己招手,便连忙跑到对方身边。那个便衣扶着韩少虹上了宝马车,把车门锁好,然后又去追赶逃跑的可疑人员。当警方把这些冲过来的男子都制服以后,他们忽然意识到韩少虹已经很久都没有动静了。警察们连忙赶到宝马车旁,赫然发现韩少虹已经瘫倒在驾驶座上,她的脖颈上有一条又长又深的伤口,大量的鲜血正从伤口中流淌出来!

韩少虹被立刻送往医院,不过在途中她已经伤重不治。后来警方在分析现场监控时发现,最后那个扶韩少虹上车的便衣根本就是假冒的!正是这个人在把韩少虹扶上车的同时下了杀手,他杀人的凶器根据分析应该是一个很薄很锋利的刀片!而杀完人之后,他假借追赶可疑人员,很快就消失在监控画面之外。

而那十多个牵制警方注意力的瘦小男子,他们的来历则非常可笑。其中有一个叫艾云灿是市内某饭店的配菜小工。艾供述说:大约两周之前,他偶然看到张贴在街头的小广告:某大型娱乐中心招聘公关先生,待遇优厚,号称月薪可过万元。

如此的高薪自然是个不小的诱惑,他拨通了广告上留的电话,接电话的男子告诉他:所谓的"公关先生"是要为女大款提供色情服务的。对方还通过网络给他发了张女客人的照片,对方竟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成熟美女!艾云灿原始的欲望立刻被点燃了,他也按照要求给对方发了自己的照片,对方见到照片后也非常满意,并且立刻给艾的银行帐户上打了一千块钱作为他的"前期准备费"。

收到"准备费",艾云灿对这场特殊的"招聘"再无怀疑。他按照对方的要求购买了一些用具,然后便急切等待着美女客人的召唤。

昨天下午,艾云灿终于又等到了那个男子的电话。对方说第二天就有生意,因为这样的交易是不合法的,那个女客人身份又尊贵,所以双方必须约好一种特殊且隐秘的"接头"方式。

男子从网上发来了女客人乘驾的宝马车照片,然后告诉艾云灿,客人将于下午四点钟左右下班,到时候他必须在德业大厦外面的广场附近等待。当客人走出大厦后,他要及时跟上去,然后和客人一同上车。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将面对一些竞争者,最后能不能"上岗"还要看客人最终在现场的选择。

夹杂着对金钱和美女的双重欲望,艾云灿完全按照男子的吩咐一步步地踏入这个游戏。当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艾云灿乘坐出租车来到德业大厦,在男子电话指定的地点迫不及待地等候美女客人的出现。四点过后,照片上的美女----韩少虹终于走出了德业大厦,而艾云灿很快也得到了男子下车的指令。为了不让客人被其他竞争者抢走,他急匆匆地向着韩少虹奔去,然而没跑两步,就被警方的便衣按到在冰凉的地面上。他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做笔录的时候,他还一脸的茫然,以为自己是由于色情交易才被警方人员抓获的。

其他被抓获男子的经历与艾云灿基本雷同。显而易见,那个张贴招聘广告,后来又与众男子电话联系的"神秘人"
就是这一连窜阴谋的策划者,同时也是杀害韩少虹的凶手。他虽然一直没有露面,但却一举控制了十多名欲望熏心的男子。这些男子全都成了他手中的提线木偶,在他精确之极的时间和地点指令下,这些男子纷纷冲入德业广场,把警方密不透风的埋伏圈冲得七零八碎,而真正的杀手则乘虚而入,伪装成警方的便衣完成了杀人计划。

只可怜韩少虹自以为能逃过法律的制裁,不需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可到最后,她却终究未能逃脱最为严厉的惩罚!

至于那个化名为Eumendies的杀手,A市警方正在对其进行全力追缉。


韩少虹在车里被神秘男子割喉,无声无息地死在了自己的爱车里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刘安民:新一轮宏观调控呼之欲出

  行政式抑制产能过剩又开始重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决定从市场准入、环评监管、供地用地、金融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入手严格把关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扩张。

  目前出台这样的政策,给市场的信号,不外乎两个:那个不让进的行业领域有大钱赚,不过不让你赚;经济出现一些过热迹象,政府要调整收缩了。

  这些做法看起来,很有点2004、2007年时候宏观调控的意思。今年年初出台的振兴十大规划,油墨还没有干呢,怎么现在又来调整了呢?据说振兴规划里面就有调整的说法,这和"有保有压"的含义一致。但问题是,政府官员如何得知行业内哪个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这是企业老总干的活!以钢材为例,去年年底,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老总都非常郁闷,因为基建项目所消耗的钢材完全是低端长材品种,而这些品种的生产线,早在前几年就被发改委下达产业调整命令给淘汰了。国有钢铁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端板材品种上。但市场目前却是对低端长材的需求暴增,这个供需缺口,最后却被民营中小钢铁企业填补了。今年房地产行业出乎意料的火爆,对于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来说,好处也是有限,因为建筑用钢也是低端品种,他们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这目前还是中小钢铁厂家的地盘。市场这些行情走势,不是国有钢铁企业老总不明白,而是政府部门下文件"规划指引"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十多年前纺织行业也发生过,1993年对于纺织行业生产过剩的处理手段就是,限产压锭。国营纺织厂将纱锭扔到大马路上烧掉,以压缩产能。1993年的纺织业产能和现在相比,简直低得可笑。

  现在仿佛再现当年纺织业整顿一幕。在一轮繁荣周期里面,国有经济势力依仗政府行政权力,通常总能牟取蛋糕上面的奶油。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从长远看,唯有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经历过行业周期历练的企业才能坚持到最后。

  中国2001年以来的此轮繁荣周期,诸多经济学者和分析人士都不以为然,因为 "国进民退"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常规化,都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行政性干预再次强化

  在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中央已经数次明确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方向不动摇,下半年政策基调至少在口头上宽松已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货币过多、通胀风险、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担忧,政策"微调"过程中出现的行政性干预经济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近期,水价、天然气价格、电价、景区门票价格等公共品几乎全是调价声,以猪肉、鸡蛋为首的农产品价格更是一路高涨,甚至连医院制剂价格普涨也已板上钉钉。为此,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维稳国庆期间价格环境,将保物价稳定提升至保国庆的高度,实际上8月份发改委已经连续出台4份文件稳定物价。最新的消息还显示,随着涨价潮的到来,电价改革已陷入了死局,煤电僵局估计还得持续,年内恐怕不会有实质性进展,资源税改革也可能再次推迟。此前,在上半年楼市和股市飙升,而CPI、PPI仍"双负"的态势下,对通缩通胀的争议就一直不断。虽然通胀问题尚不能上升到中央决策层面,但一些政策执行部门对通胀的担忧已渐露端倪,只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下才逐步"统一思想"。

  货币政策"微调"实际过程中的信贷干预也可能超出意料。上半年的贷款放得太多了,下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基调的背景下进行"微调"早已吹响号角。但从目前的形势看,货币政策的"微调"似已明显超过适度宽松的力度。据悉,截至8月25日,四大行当月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总计仅1100亿元上下,8月信贷增长可能会超预期地回落,甚至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局面,一些银行已经对下半年放贷实行了强势的规模控制。这其中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季节性回调的原因,但行政干预信贷的可能性还在进一步增大。

  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披露,有19个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但问题是,产能过剩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毛病,而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痼疾。为了今年中国经济"保八",中央匆匆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政策的实质是要加大投资、加大供给,极少考虑到消费需求,这些刺激政策也就难免引发粗放型经济增长和新一轮产能过剩。要知道,中小钢厂、水泥厂、煤矿之所以能够生存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在支撑。而在行政命令下,调控产能过剩往往牺牲的又是中小企业,这实际上等于在它们刚刚尝到经济复苏甜头的时候又当头一棒,这样的政策如何让其加快投资步伐呢?

  "压缩过剩产能"、"结构调整"等等宏观调控的词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当时的香港人,初次接触这类"中国国情",都感到有点无厘头:行业产能如果过剩,商品销路自然有问题,如果还死命生产,那不是拿自己的钱开玩笑么?还用得着出政策,教我怎么做生意?反过来,如果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自然拼命搞生产以满足市场,也不用来保,因为从逻辑上说,只要价格体系灵活而富有弹性,行业产能永远不会过剩,永远不需要政策来调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在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后,还居然有"压缩过剩产能"云云,那只能猜测:这些行业类别是否就是"共和国长子"们的禁脔?旁人不得染指?因为如果单从行业调整上来说,解决高污染、高耗能问题,那是环境政策和能源价格调整,其实不涉及行业准入和其他行业政策的配套问题。

  连中央自己也说:经济目前刚刚企稳而且非常脆弱,未来是非常不确定的,复苏随时夭折。现在就在各路资本都对未来谨慎乐观的时候,政府突然发出收缩的信号,大家还开不开工搞生产了?

  为改变经济复苏"重量轻质"局面?

  在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强心剂下,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已明显企稳,GDP的快速回升让市场越来越乐观。不过在经济复苏势头日益强劲的同时,问题却并没有减少,国内出口的持续低迷,股市、楼市的泡沫隐忧,民间投资的不活跃,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天量的流动性、股市楼市的泡沫积聚使得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调或转向的呼声渐起。

  不过,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政府关键的政策支持当然不会拖后腿。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来判断,下半年整个宏观政策宽松的基调显然难以改变。事实上,温家宝总理在7~8月底短短的40天时间里,就9次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强刺激政策之下,在部分经济领域出现的快速复苏,也在酝酿新一轮过热风险。尽管短期内通胀基本无忧,但支撑这一轮楼市和股市上涨的主因,是空前过剩的流动性,楼市和股市的泡沫正在加速积聚,中国经济未来1~2年内通缩向通胀转化的可能性在明显加大。

  事实上,尽管中国政府在刺激经济的政策中也多次强调经济结构调整,强调大力增加老百姓收入,强调保就业等问题,但在上半年的经济复苏进程中,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又被忽略了,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笔者看来,现在中国经济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以搞新泡沫来拯救旧泡沫的做法,但这种拿通胀来治通缩是有很大风险的----这就好比在未来摆放了一台碎纸机,把所有国民财富都嚼烂,经济增速的过快可能在将来成为吃人的"猛虎"。中国政府现在要考虑的不是经济是否应该继续刺激,而是应该考虑经济复苏如何才能精耕细作,如何从"重量轻质"的增长怪圈中走出去,否则,前面等待中国经济的又是新一轮过热风险。

  目前最尴尬的是民间投资并没有快速跟上。中央当然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近期有不少迹象显示政策松绑民间投资的可能性在加大。在笔者看来,需要警惕的是,近期的一些经济调控措施使得新一轮行政性干预又再度强化,这显然不利于民间投资的回暖复苏,因为这种政策干预的受伤者实际上大多是中小企业。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政策是很短视的,往往会适得其反,毕竟市场是不以政府调控意志为转移的,不论是抑制价格,还是控制产能,以及干预信贷,最后都很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南风窗杂志的BLOG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